第1095章 宣傳冊
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95章 宣傳冊,重生之神級學霸(志鳥村),志鳥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場長的工作,不過就是種菜種地和養殖雞牛羊馬驢騾罷了。
他與世界前沿最靠近的時間,除了參加一些莫名其妙的會議,就是站在拖拉機上的時候。
國營農場的一個好處,或者說,國營農場的職工們驕傲的地方,就是他們採用了蘇聯式的大工業化生產方式。
播種機、插秧機、收割機和拖拉機,雖然不能說是每次都能用到,但農場裡終究是有的,在需要的時節,所有能開動的機器,也都會盡可能的開動。
然而,從來沒有人告訴過魯場長,養牛賣牛肉,還要分牛齡的。
事實上,中牧總公司總部內,有這個概念的官員都沒有幾個。
中牧並不是只做牛的生意的,出口創匯牛肉是他們的一個戰略發展方向,但在85年的環境下,他們不光負擔有養殖的指責,他們還生產獸藥和飼料,並且以此謂主營之一。種植苜蓿、小麥和蔬菜的任務,同樣令京城的各大國營農場感到職責沉重。與這些任務並列的養殖業中,國營農場養殖最多的肉用牲畜依舊是豬,役使用的牛和馬騾的數量相當,同時,他們依舊要負擔養雞、養鴨、養魚等等方面的職責,以保證偉大的首都人民,及生活在首都的各級官員有食可吃。
將關注的重點放在肉用牛身上的,並且將仔細研究了國外的肉用牛現狀的畜牧專業人士,中牧是否真的有,實在是很難說的。
更進一步的說,再往前早個十年八年的,中牧這樣的公司都不一定有直接出口農產品的資格。中國是有專業的出口公司的,就像是國醫外貿專門做藥品的出口一樣,他們不一定要生產藥品,可但凡出口的商品,卻都得透過他們。
這就讓資訊的壟斷性更強了。
層層疊疊下來,到了盧溝橋農場的負責人身上,他已經是這個產業鏈的基層的基層了,只能說比直接參與一線工作的農場職工的視野更高一些,可依舊算是一線員工。
魯場長被楊銳的資訊,衝擊的一愣一愣的道:“80天以下的牛,都是不小心死掉的吧,這樣的牛,我們牧場裡都是想辦法處理給職工的,美國人喜歡吃這個?”
楊銳搖搖頭,道:“美國人養殖的牛的數量多,他們是專門宰殺的,也必須得是專門宰殺的。另外,小牛肉也看品種、產地之類的。”
“宰殺80天的牛?那也太浪費了,8個月的牛也小了,還沒開始長肉呢。”對於牛本身的性狀,魯場長是非常瞭解的。和人們一般想象的不同,牛在成長階段,最優先成長的是骨頭,也就是體型不斷增大的過程。要到一年以後,牛才開始進入脂肪和肌肉的快速生長階段。
所以,在牛的養殖過程中,通常有架子牛的說法,也就是體型已經起來了,算是搭起了架子,但還沒有開始長肉長肥的階段。
8個月的牛,甚至連架子牛都不算,在魯場長看來,自然是浪費之至。
楊銳聳聳肩,道:“國外的養殖條件和咱們不一樣,他們的養牛成本高,所以說,超過需求量的小牛,半年內就會宰掉的。也不能說是專門為了吃肉宰殺的,是不想養了,才宰掉的。”
頓了一下,楊銳又道:“當然,為了賺錢,老外對準備宰殺的牛,也有專門圈養和育肥的,這個咱們也能做到,沒什麼特殊。”
“就是說,如果做了牛的胚胎移植的話,最快一年就可以賣掉了?”魯場長沒有糾結具體的細節,而是首先抓住了有利於自己的因素。
從胚胎移植到下崽,差不多就是280天的樣子,再加上不到80天的育成期,小牛肉的確不用一年就能產出了。
換言之,如果現在做了胚胎移植的話,不等明年過年,就能見到外匯了。
魯場長想到此處,不由問:“外面那些牧場的負責人,都知道國外的這個情況?”
“多多少少吧,凡是來諮詢牛的胚胎移植業務的,我們都會給他們發一個小冊子,保證他們能夠了解到,自己在什麼情況下,是有盈利的,什麼情況下,盈利最高。”楊銳說著,遞給了魯場長一個小冊子。
比起後世的宣傳冊,遺傳工程實驗室製作的小冊子就簡陋多了,更像是廉價傳單的多頁模式,外面套了一個信封,將之保護了起來,想看還得抽出來,有些不倫不類。
不過,這樣的保護卻是必要的,因為小冊子不僅僅是給來賓看的,還是為了方便來賓帶回去,給全場人商量用的。
另外,這樣的冊子,還很適合自我傳播。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