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禾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六十六章 陰雲,報行天下,白禾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順天府推官何大人這幾日總是心神不寧。

在家時,他無論做什麼都是心不在焉的,結果惹得夫人懷疑他是不是在外面偷偷養了小的,哭著喊著和丈夫爭執了一通。

只有何大人知道自己的難處。

在他發跡前,他的妹妹嫁給了曹州袁家的一位族人。妹夫這人其實挺普通的,在家族中也沒什麼地位,但妹妹嫁過去的時候別人還說這是高攀,畢竟袁家在當地也算有頭有臉,有了這層關係別人對他也會高看一眼。

到了後來,何大人進了仕途,本以為終於能揚眉吐氣了,沒想到袁家的地位也開始水漲船高。當然,人家對他也確實客氣多了,畢竟人脈多多益善,認識個當官的怎麼說都是好事。

於是,逢年過節的時候袁家往往會送些禮物來,其中偶爾還有些值錢的字畫。既然是沾親帶故的人送的,何大人也就笑納了。

他本以為這關係只要維持著就好了,結果人不惹事事找人:袁家一不小心就攤上事了。

外面傳得沸沸揚揚,他只聽了一些議論心裡就怯了。

袁家的事一旦鬧大,這蓋子是絕對捂不住的。萬一這時真如明報說的有人告狀……再審的話,曹州當地的官府是鐵定不能用了,這種案子雖有影響力卻也輪不到三司會審,那麼……

這干係還不是要落到順天府的頭上?要知道,順天府在刑名上的職責並不只侷限於京畿之地,它歷來就有承接全國各地訴狀的職責,是無數人上京告狀的第一站。

眼下別人對袁家都是避之唯恐不及,他倒好,這姻親關係是躲也躲不開的,所以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保持低調,以免被人看出什麼蛛絲馬跡,成了城門失火時被殃及的池魚。

誰知,怕什麼來什麼。

當日,下值回到家中的他好不容易才沉下心來讀了幾頁書,算是數天來第一次心無旁騖;就在這時,有家人來報,說曹州的袁家來人了。

何大人的表情頓時陰晴不定起來。

沉吟良久,他對報信的家人道:“我身體不適,不宜見客,讓來人回去吧。”

家人為難道:“老爺,那他們送來的禮?”

何大人這才拿起禮單。隨意看了看,他的眼中閃過一抹驚訝,不過這驚訝很快就變成了輕蔑:“呵,我的妹夫倒是熱心,這些東西若是變賣了,怕是有我幾年的俸祿了。只是……”

他隨手丟下禮單,冷聲道:“往日怎麼不見他們這般熱情呢?嘿,袁家送的禮雖說不少,可大都不怎麼用心思,如今……倒是大不一樣了,有給母親大人的,有給內子的,還有給小公子的……真是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啊。”

發過了感嘆,何大人又揹著手踱了幾步,方才道:“你就這麼跟袁家的人回覆吧,他就算知道我只是拒而不見又如何?京裡不願和袁家扯上關係的人多了,又不多我一個。至於禮物,不僅一樣都不能收,還要大張旗鼓地送出府去,明白麼?”

來報信的家人應了。剛走出幾步,何大人忽然又喚道:“回來。”

那人停下腳步轉過身來,只聽得主人道:“不見歸不見,說話卻不要太生硬了。你只需告訴來人:老爺我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會盡力轉圜,但若事不可為,也沒有辦法。再說,如果真的有狀子遞到了順天府,我作為袁家的姻親勢必是要回避的,怕也幫不上什麼忙。好了,就這樣吧。”

家人快步離去了,何大人陷入了沉默。過不多時,屋裡忽然響起了一聲長長的嘆息。

他根本就不想和送禮的人多廢話,可一想到那個妹子,他的心裡又有點不忍,所以才留下了一句活話,雖然這話半點用處都沒有就是了。

若袁家成功扳回了局面……不,這種可能應該只存在於理論中吧?

曹州,袁家。

多年來每日都張燈結綵的大院彷彿被一層陰雲籠罩了。以往,家裡上至老爺下至僕役說起話來都是趾高氣昂的,恨不得鼻孔朝天;現在,大多數人的面色都有點灰敗,再沒有了在這一畝三分地上不可一世的驕態。

京城發生的事,袁家人早就得知了。起初,他們根本不以為意,完全沒想到針對那兩家的批評風潮會與自身有關。後來媒體的焦點轉移到了袁家,他們在吃驚之餘也並不擔心,這天高皇帝遠的,誰愛說就讓他說去吧,誰又能拿本地的地頭蛇怎麼樣?

直到一個接一個的壞訊息傳來,人們的心中才開始犯嘀咕:這事到底還有完沒完?

袁老爺端坐在太師椅上,看上去倒是頗為氣定神閒。作為當家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