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非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章 修行,盛世龍潮,落非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遊方並不知道外界發生的事情,更不知道青長老已經準備把他推出去,不過,即便是知道了,遊方也不會放在心上。
他早已不是一年前的遊方。
滌心湖是整個焰南府元力最密集的地方,除去湖心島外,滌心湖畔便是最佳的修行地點,偌大的焰南府,有資格常年住在滌心湖畔的人也不過十幾個人罷了。
滌心湖畔,似遊方居住的這種小院,有三十六間,另外還有十二間正殿,這十二間卻不是給什麼居住的,而是學院的幾處重要機構,如存放典籍的藏經閣,貴重物資儲存的萬寶閣等等,每一處都由學院中資歷深厚的導師負責看守。
而三十六間小院也多數是空著的,只有不到十間小院是有主之地。
這些小院的格局不盡相同,各有特色,只有一點,每個小院靠近滌心湖的一側都是開放式的。
遊方的小院靠近湖側的位置種植了一片柳樹,從湖面吹來的飽含元力的涼風,給遊方的小院帶來蓬勃的生機,遊方閒暇時在湖側種下的藥草,格外茂盛。
這一日遊方一如既往地盤腿坐在那顆比較老的柳樹下,直面微波粼粼的滌心湖,清風徐徐,遊方披散的長髮柳枝一般輕輕飄搖。
何為修行?
這個問題,只要是修煉者都能說出個一二來。
當今世上,無論是九天還是十地,對於修士的評定都是用階位劃分,一到十階,但是,這並不是修行的境界。
闢脈為修行之始,但是卻不是修行的過程。
世間種族萬千,根據是否生來具有靈脈,分為先天種族和後天種族。
先天種族生來具有強大的靈脈,往往無需特意修煉,自然成年之後就擁有強大的戰力。
而後天種族除非遇到一些奇遇,開闢出靈脈,方可踏入修行之路。
人族在世間種族屬於極為特殊的一種,既可以劃分到先天種族中,又可以劃分到後天種族中。因為人族是萬千種族中唯一一個既有生來就具有靈脈,又有無法開闢出靈脈的種族。
擁有靈脈便可以修行功法,吸納天地元力,進行拓脈。
拓脈是可以說是一個自我磨練根基的過程,並不是所有種族都能夠擁有完美的靈脈,拓脈的過程就是儘自己最大的可能完善自己的道基,亦可以成為築基。
這個過程中,修士擁有的評級就對應著一階的程度。一階修士根據體內靈脈的完善程度,擁有的實力也不盡相同,但是隻要闢脈成功,便能擁有一牛之力,舉手投足間,力大無窮,非常人能比,而靈脈接近大成者,更是能夠催發元力做簡單的攻擊。
築基之後,體內靈脈大成,根基穩定但這時還不能算作二階修士,想要成為二階修士,靈脈大成只是最低的標準,九司還會針對修士的實際能力做出評估,這當中,修士側重不同,給予的評級也會不同。
從二階開始,修士就要分為法、術、咒、巫、卜、武、體、藥、器不同的稱謂。
法師和術師,從本質來講並沒有多少區別,都是煉化天地元氣於己身,攻擊時,以自身元氣為引導,引動天地之力形成攻擊。
硬要說區別,法道多為隨性而為,沒有固定的模式,屬於野路子出生,而術道,就顯得有些照本宣科的意思,由前輩高人總結施法訣竅,將強大的攻擊施法方式形成固定模式,供人施展。
法道,形成了定式,威名遠揚,被很多的人熟知,甚至掌握,也就變成了術道。
修士修行,從本質上來講,修得就是精、氣、神三宗,法術二道,便是是最為純粹氣宗,以氣為御,神鬼莫測。
咒道與法術表現出來的情景類似,但是本質卻迥然各異,是最為純粹的神宗,施咒者以自身精神力溝通天地至理形成道紋,透過口誦之,精神力觸發之,催動天地本源形成攻擊,修煉到至深處,立身所在,便是天地。
體道則是存粹的精宗,煉化世間萬物,化為自身的精元,如果是咒道走的是身化天地,那麼體道走得就是化天地為己身,至於,法術二道則是借天地為己用。
武道,可以看做是三宗的結合,但是比起氣宗和神宗的玄奧複雜,多了幾分利落,比起精宗的血氣莽荒,多了一份飄逸。
巫道同樣也是三宗的結合,不過與武道不同的是,武道以本身的精氣神為媒介,與死亡世界結成靈媒,或者召喚,或者飼養,或者融合,化為自身強大的力量。
至於卜道,簡而言之占卜之術,小道占卜個人前塵後事,大道窺伺種族衰亡,窺伺天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