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日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7部分,林氏榮華,抵制日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心中疑慮,也不知她知不知道當初他與趙家合作的事,當時林江還在,她應該接觸不到這些事吧?

林清婉沒心思留意陳尚書,見大楚的使臣被召見後便不由和眾人一起看向殿門。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楚副使

大楚的正使可真是年輕啊,看著不過才及冠而已,林清婉看了他一眼而已,然後便不由看向他身後的老者。

那應該是他的副使,走在他稍後兩步,卻沉穩老練,氣質泰然,第一眼看去或許不讓人注意,但只要看到了他,眼裡肯定就再難注視到別人了。

看得出他已經儘量縮小自己的存在感了,可不僅林清婉,朝中其他大臣也很快發現了他,紛紛訝異的要半起身,想起了什麼又坐下。

眾人不由看向上首的皇帝,有些驚疑不定。

江陵的姬元怎麼會出現在大楚的使臣隊伍中?有認識姬元的紛紛蹙眉,心中皆擔憂起來,莫不是江陵與大楚要結盟了?

林清婉見她右手邊的吏部尚書面色凝重,忍不住看向左手邊的鐘如英,低聲問道:“他是誰?”

雖未點明,但鍾如英就知道她問的是那老者,她微微沉聲道:“江陵姬元,當世大儒之一,江陵能成文人聖地皆因有他在。”

那可真是一個影響巨大的人物啊。

林清婉垂眸喝茶,掩蓋住自己看過去的目光。

林江師從前國子監祭酒盧陽,盧真,王晉和凌雲皆出自他門下,且他還曾在國子學,太學中任教,可以說是桃李滿大梁,但跟姬元比起來,盧陽還要差一些。

姬元的年紀比盧陽要年輕些,可他教書的年限可比盧陽要長得多,他出名時正是遼國最為強盛,四處攻伐之時,當時林潁還在,且才把遼軍趕出大梁,正是大梁最為虛弱的時候。

因為大梁有林潁在,遼國便轉移了視線,開始騷擾大楚,甚至透過佔有的領地進到江陵,想要吞掉它,以便在大梁和大楚之間紮下一根釘子。

姬元當時年紀比林智還小兩歲,卻從江陵到大梁,先是考中了進士,然後在入殿授官時向林潁上書,希望大梁能和大楚江陵共同結盟,一起打退大遼。

當時大梁的朝臣們都當他在說笑,卻以一種看死人的目光看他。

要知道,大梁先前落難,先皇被迫帶著皇室逃到揚州可也有大楚和江陵府的一番功勞。

要不是他們落井下石,趁機進攻大梁,他們梁軍怎麼會敗得這麼快?

而林家嫡支就是因為皇室遷到揚州,兩位皇子才有機會對蘇州林氏嫡支出手。

大梁是不拘用才,不計較他敵國士族的身份,但也不會容許他身在大梁卻在為江陵打算的行為。

所有人都以為林潁會殺了他,要知道當時林潁可是“攝政王”,可姬元就是說服了林潁,不僅如此,他還代大梁出使大楚,同樣說服了大楚,甚至連與遼國不接壤的南漢都被他說服,四國一同出兵,直接將遼軍趕出邊境,特別是梁軍,在林潁的領軍下直接攻入大遼都城,屠了他們大半個皇室,直接讓對方元氣大傷,直到現在都沒有回過元氣。

如果說林潁和他背後的林氏是遼人最恨的人之一,那麼姬元就是他們第二號恨的人。

姬元一戰成名,但他並沒有做官,不管是在大梁,大楚,南漢或是他的祖籍江陵,他都沒有出仕,即便有好幾個皇帝禮賢下士,三顧茅廬。

包括當今和林清婉的祖父林潁,倆人都曾禮賢下士懇求過,但姬元還是決定回江陵府去教書。

事實同樣證明他的決定是正確的。

他在江陵辦學,收的學生不拘富貴貧窮,同樣不拘國界,只要能去到江陵他全收。

這樣的情況下,江陵府便成了文人的聖地,這幾十年來,江陵府能以一府割據一地,不被大楚和大梁吞沒便是因為這些文人。

哪怕是林江和盧真,他們也是到江陵遊學過的,江陵府不會拘留綁架他們,也是因此,盧真從沒想過要率兵攻打江陵,林江提議過大梁先收南漢,再攻閩國,卻從未想過先動更小的江陵府。

姬元也一直是獨立和公正的,這幾年江陵換了個太子,皇帝也變得昏聵起來,與大梁大楚的摩擦不斷,但他從未鼓動過門下的學生鬧事。

要知道,他的學生遍佈各國,真要鬧起來,誰輸誰贏還真不一定呢。

姬元這種兩不相幫的態度讓世人崇敬,所以他突然出現在楚國出使的隊伍中才讓人那麼驚愕。

有認出他的朝臣已經蠢蠢欲動起來,想要起身行禮,卻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劍扼虛空

圈圈

戀君心之美人如花隔雲端

醉夢笙

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應該沒問題(主排球)

二無

第一狂妃:廢柴三小姐

豆娘

花開春暖

童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