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部分,大文豪,開蓋有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隻好輕輕拍著他的後背,以作安撫。

翰林們表現得一點都不吃驚,像早就習慣了的樣子,每一個人臉上,都是一副古板的樣子。

在這哭鬧聲中,終於,鳳駕到了。

太后穿著朝服,頭戴鳳冠,莊嚴而來,她徐徐坐在了文樓一側的耳室裡,讓人垂下了簾子。

而此時,翰林們似乎已經明白,要開講了。

雖然這個時候,天子的哭聲依舊是驚天動地。

可是翰林大學生吳文章卻還是站了出來,隨即道:“啟稟陛下,啟稟娘娘,今日所講的,乃是賦稅論。”

一篇文章能入天人榜,就意味著它成為了教材,翰林們需深刻的剖析著篇文章所表達的深意。

說著,吳文章一副沒有被哭鬧所影響似的,心無雜念地開始用古韻念起賦稅論起來,他念得聲情並茂,聲音嘹亮而清晰,唯一的美中不足,便是這哭鬧使他這莊嚴的朗誦顯得有些可笑。

唸完之後,吳文章才正色道:“此文邏輯清晰,實是時文典範,何況思維別有不同,可以作為施政的參考……”

他的話音落下,那侍讀學士李善長卻是冷笑道:“也不盡然。”

講期間,翰林們各抒己見,是常有的事。

吳文章瞥了李善長一眼,面帶笑意道:“願聞高見。”

李善長直了直身軀,正色道。

“輕徭役,減賦稅,這是聖人之理,何況,既是時文,就理當結合實際,可是在吾看來,此文道理雖通,實則卻是一派胡言,所謂百姓足,則天下足,何來的所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民既富,為何還需朝廷取了他的財富,用在他的身上。”

口氣陡然一轉,語氣透著淡淡蘊意,李善長將矛頭直指陳凱之。

“在吾看來,此文疏漏極多,名不副實,天人閣的學士,吾乃晚生後輩,不敢腹誹,可想來,學士們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就如此文,贊同入榜的學士,不也才只有四個,而反對者,亦有三人,也不過是一人之差而已,那陳凱之,看似是別出心裁,實則更像是譁眾取寵,此文新意十足,實則卻是壞人心術!”

翰林之間的爭論,一向以膽大著稱,什麼都敢質疑,什麼都敢爭論。

因為這是給天子授課,天子不是尋常讀書人,尋常讀書人,只要告訴他們禮義廉恥以及之乎者也就可以了,而天子將來需要統治國家,所需的,乃是經世之道。正因如此,所以翰林們爭論起來,卻大多激烈。

第二百四十七章:喜報(4更求月票)

有人對這賦稅論質疑,自然也有人擺出支援的態度。

此時,有人冷笑道:“不然。”

這人徐徐道:“文章中,早已駁斥了李公之論,民再富,可以修橋,可以鋪路,可以養兵馬?既不可以,那麼這些,就該是朝廷的責任,朝廷再輕賦稅,可一旦不能護民、保民、安民,那麼要之何用?朝廷要的是天下太平,民安樂,而文章中完全可以實現這一點,沒什麼不妥。”

李善長眯著眼,不以為然的笑了笑。

“此言差矣,若是官府需修橋鋪路,大可以求助本地有德士紳。”

卻不知有人冷不丁的道:“結果地方官府,為了修橋鋪路,不得不對地方的富戶言聽計從,那麼,這是朝廷的地方官府,還是富民的地方官府呢?跟百姓有什麼關係?”

“狡辯!”李善長氣沖沖地道:“這本就是官民一體的典範,在你口裡,卻彷彿成了勾結。”

先前說話的人搖頭:“可是,這民有千萬,你口口聲聲說的民,卻不過千百人而已,這些民,何以要代表千千萬萬的民?所謂官民一體,地方的官吏,和什麼樣的民是一體,想來李公心裡清楚,這些富民,本就殷實,又得以和官府一體,官府有求於他們,使他們在地方,成為豪強,魚肉鄉里,這哪裡是官民一體,分明是勾結官府,壓榨百姓,以至這樣的富民,富者恆富,而貧賤者愈貧,這……便是李公所希望的結果呢?”

“你……還是漢武皇帝弱民的路數!”李善長厲聲道:“武帝也與民爭利,打擊所謂豪強,可是結果如何呢?”

雙方唇槍舌劍,很是熱鬧。

那翰林大學士吳文章倒是保持公允,只是作壁上觀。

其他的翰林,有的根本沒有說話的資格,偶爾也會冷不丁冒的道出幾句。

只是坐在簾後的太后,心裡卻覺得很不舒服,怎麼聽都覺得刺耳。

以往這樣的爭吵,太后並不在乎。

可是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商界大亨

方片2

招惹多金壞痞

千頃寒

網遊之聖騎威武

閒來一看

重生暖婚:隱婚老公,寵翻天

喬木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