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5部分,大文豪,開蓋有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面子,甚至可以說,即便是狀元,不磨礪個幾年,也是沒有機會的。
畢竟,待詔房可是要經常性接觸到宮中,甚至是內閣中樞的職位,一個新晉的翰林,若是稍有什麼冒犯,那就極有可能惹出大事。
所以吳學士刻意想給陳凱之賣個人情,臉上略顯正色道:“去了之後,要好生的用命,知道了嗎?你若是出了差錯,老夫也是責無旁貸的。”
意思是說,這是自己保舉的他,這麼重要的職務上出了差錯,我也有連帶責任的,而之所以還讓你去,是因為老夫欣賞你。
這……就是提攜,也含著一份人情。
小子,欠老夫的人情,以後可得記著還。
陳凱之作揖,一副意外的模樣道:“是,下官承蒙大人美意,多謝。”
吳學士笑了笑,便取了筆,書了一張便箋,放到了案頭上,語調溫和地道:“你取了這條子去待詔房見梁侍讀,他自會給你安排。”
陳凱之取了便箋,便告辭出去。
從這西祠裡出來,陳凱之貪婪地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緊張的氣息終於得到了緩解,真是不容易啊……
不過陳凱之,似乎又找回了上一世,那職場的感覺了,頓時覺得渾身充滿了幹勁。至於這位大學士,作為這翰林院裡的主官,自己肯定是給他留了一個不錯的印象,不過……
陳凱之也不報太大期望,人家真正有多看重自己,至多也就是留下了一個印象罷了,可能過了幾天,也就忘了。
所以,陳凱之也指望自己蒙了什麼厚愛,自己恩師還在翰林裡呢。
他拿著便箋,七拐八彎的,終於尋到了待詔房。
這待詔房裡極冷清,因為翰林院裡的待詔只是一個歇腳的地方,待詔房在宮中才是真正辦公的所在,上值的待詔翰林在這裡點卯之後,便要入宮去當值,這裡冷清就不覺得奇怪了。
陳凱之尋到了那梁侍讀,梁侍讀看過了便箋,倒吸一口氣:“既有大人的手令,那麼陳修撰自此之後就在此辦公吧。來,本官和你交代一下待詔房的職責。”
其實這些職責,陳凱之是知曉的,無非就是擬定聖旨還有公文,還有負責邸報,有時候還需陪駕在皇帝身邊,若是皇帝有什麼疑問,需要隨時為天子解惑。
無疑,這是一個令無數人眼紅的肥差,因為很多時候,權力的大小並不在於你的官階有多高,而在於你距離權力的中心有多近,所謂宰相門前七品官,就是這個道理,一個看門的人,自然是遠遠不如有官身的人,可一個給宰相看門的人,就不一樣了,因為他每日,總有會有那麼一次兩次,可能見著宰相的機會,即便宰相壓根就不會正眼看他,可憑這個,就足夠讓許多人對這門子討好了。
梁侍讀對陳凱之大致地講解了之後,還是忍不住感嘆道:“陳修撰的文章,實是震驚四座啊,本官很是佩服,下次有閒,倒要向你請益,吳大人想必也很愛你的文章吧。”
陳凱之聽出了弦外之音,這是在打聽陳凱之和吳大人之間有什麼關係,畢竟初來乍到,就進入待詔房,確實是一件令人詫異的事。
第三百三十八章:知己知彼(5更求月票)
陳凱之聽了梁侍讀的詢問,心裡卻知道,他表面上看似是無關痛癢的一問,其實也是在試探自己。
若是道出了實情,自己便沒有任何底牌了。
於是陳凱之只笑了笑道:“下官慚愧得很,不堪入目,當不得大人誇讚。”
梁侍讀便深深地看了陳凱之一眼,哂然一笑,似乎也就不在意了。
剛剛進了翰林院,因在待詔房,那梁侍讀並不急著將陳凱之安排進宮當值,畢竟陳凱之還需熟悉一下環境。
不過現在成了翰林,陳凱之以後倒可以和自己的師兄一起下值,文史館就在待詔房的不遠,鄧健聽說陳凱之竟是進了待詔房,竟是無語,鬱鬱寡歡起來。
這倒不是妒忌,實在是身為師兄,同樣也是修撰,卻連師弟都不如,實是一件不太愉快的事。
陳凱之很認真地學習著翰林院裡的規則,尤其是待詔翰林,入宮之後,如何奏對,得到召見時,又當行什麼禮。這看似不經意中的東西里,實則卻藏著大學問。
許多日過去,卻有金陵的人抵達了洛陽。
原來乃是小煙和翠紅來了京裡。
在這個時代,男人和女人出門在外是不同的,若是有急事,男人可以騎馬,即便是數百里,來去也不過是十幾天功夫罷了。
而女子出門,怎可騎馬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