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遠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章 靈臺方寸山 菩提也無語,西遊大妖王,天涯遠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問道:“你不是神仙,如何能說出神仙的話來?”

樵夫不解道:“我說什麼神仙話?”

孫悟空道:“我才來至林邊,便只聽得你說:‘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那黃庭當乃是道德真言,非神仙而何?”

樵夫笑道:“實不瞞你說,這個詞名做《滿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那神仙與我舍下相鄰,他見我家事勞苦,日常煩惱,教我遇煩惱時,即把這詞兒念念,一則散心,二則解困,我才有些不足處思慮,故此念念。不期被你聽了。”

石嶽聽得不由心裡直撇嘴,就這藉口,估計也只能忽悠下已完全忘了東南西北的猴子了。

只見孫悟空激動之餘,卻也不免有些疑惑,忽撓頭道:“你家既與神仙相鄰,何不從他修行?學得個不老之方,卻不是好?”

樵夫突然嘆口氣,道:“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養育至八九歲,才知人事,不幸父喪,母親居孀。再無兄弟姊妹,只我一人,沒奈何,早晚侍奉。如今母老,一發不敢拋離。卻又田園荒蕪,衣食不足,只得斫兩束柴薪,挑向市廛之間,貨幾文錢,糴幾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飯,供養老母,所以不能修行。”

孫悟空聞聽也不管合不合理,頓時恍然道:“據你說起來,乃是一個行孝的君子,向後必有好處。但望你指與我那神仙住處,卻好拜訪去也。”

樵夫道:“不遠,不遠。此山叫做靈臺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你順那條小路兒,向上行半日路程,即是他家了。”

說完樵夫便要扭頭走開,孫悟空卻是忽然用手扯住其衣袖道:“老兄,你便同我去去,若還得了好處,決不忘你指引之恩。”

被他一扯,沒想樵夫立時怒了,道:“你這漢子,甚不通變。我方才這般與你說了,你還不省?假若我與你去了,卻不誤了我生意?老母何人奉養?我要斫柴,你自去,自去。”

樵夫說完扭頭就走,石嶽終於忍不住出言介面道:“兄弟你就別勉強人家老哥了,我們這一路行來,難道兄弟你還沒有明悟?所謂人生在世,自當以孝為先,我兄弟二人雖為天地所生,但將來卻還有師傅,正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師恩大於天。兄弟你可千萬要記住,待我們拜師之後,切切不可有忤逆師傅之行為。唔!怎麼走那麼快?喂!老哥,等有時間我兄弟二人一定會去你家……呃!”

石嶽還沒有表現完,沒想到人家樵夫就三拐兩拐的沒影了。孫悟空雖看得莫名其妙,但一想到這裡就是靈臺方寸山,又即將尋得神仙,頓時便將疑惑拋之腦外,拉著他就走。

如此順著小道半天后,果然在小道盡頭遇一山門,只見山門旁立有一奇石,上邊刻著“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正當兩人興奮不已時,驀然從山門內走出一道童,約莫十四五歲,一出山門便四處亂看,待看到兩人,立刻便喜上眉梢。

道童喜道:“我說師傅正講道時為何會突然遣我前來,還說門前有兩人,讓我帶進去,想來便是你們兩人了。”

孫悟空也是立刻喜道:“正是,正是我二人,有勞這位小師兄了,不知這位小師兄如何稱呼?在下孫悟空,嘿嘿,這是我兄弟石嶽,我二人都是來拜師學藝的,以後咱們可都是同門師兄弟了。”

“哼!誰跟你們是師兄弟了?快走,快走,免得遲了祖師責罰。”

小道童卻是說翻臉就翻臉,斜兩人一眼,哼一聲就走。

兩人見此,也趕忙跟上,然而一腳踏進山門卻發現,僅僅一門之隔竟直接到了山頂。

只見四周雲霧漫漫,蒼松蔽日,奇石林立,除了腳下用石塊雜亂無章鋪就出的一條小道,竟沒有任何人工的痕跡,更不用說什麼建築物。

一直看了半天石嶽才恍然,原來整個山頂都是由一個無比巨大的樹冠形成,那樹身更是仿如山嶽一般,垂下無數條粗細不一的須蔓,地面上則是相互盤結著的樹根,若不仔細看卻是根本就發現不了那是一條條樹根。

在山石一樣的樹身正下方,一鬚髮皆白,仿若神仙般的老道,正盤坐於最上方的一塊圓型石頭上,口誦黃庭,下方數十名弟子模樣人依次端坐。

不用想,石嶽就知道那眉毛都垂到下巴的消瘦老道定是菩提老祖無疑了,一副慈眉善目的樣子,看起來倒是挺帶親的,沒有任何威嚴可言。

孫悟空直接就是一躍,落在了所有弟子最前方,關鍵時刻石嶽自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介武夫

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