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山湯粉小小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6章 鄭森入學,時空之門1640,鉛山湯粉小小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到澳洲的鄭家叔侄已經有近二十多天,這些天裡他們先後參觀了澳洲各家工廠,以及城鎮,還有正在修建的環澳公路,不過對於澳洲具體有多大他們還是不知道,畢竟他們只到了三個城鎮。
光是這三個城鎮之間的距離相聚上百公里,而且一路走來他們也發現了一些不對,那就是澳洲地域廣闊,卻是非常荒蕪,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人太少了,即便是相對比較大的長安鎮的人口也不多。
就更別說是新洛鎮和其他的據點了,雖然人口不多,但是澳洲人用的很多東西都是卻是非常省力,用澳洲人的話來說,這是為了適應環境而不得不做出的改變。
人口有限,肯定就要想法子解決勞力的問題,所以只能透過製造出一些省力,操作簡單的裝置來進行。
鄭森對此非常好奇,在他的好奇之下,澳洲外交部門先後安排他參觀了造船廠,以及鋼鐵廠,紡織廠,還有玻璃製造廠,可以說在參觀完之後他就澳洲更加有興趣了。
澳洲了除了在武器和船舶方面領先於他國之外,他還驚訝的發現澳洲人在耕地技術上使用的方法比大明先進,不過面積不大,可能這是為什麼他們的糧食總是要依靠進口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然最大的可能性還是他們覺得種植糧食不掙錢,沒有販賣鏡子掙錢,尤其是他知道澳洲本土的一些商品居然要比在大明還便宜之後,他只感覺這生意比鄭家在海上收保護費還要掙的多。
所以鄭森有一個想法就是將澳洲的技術引進到大明,他覺得澳洲人的技術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大明內部的問題,只是這個問題還需要澳洲人同意。
相比較這些技術上的喜歡,他對澳洲人的軍校比較感興趣,入讀之後就是現役軍人,出來之後就是底層軍官,軍官學校的課程分為模擬實戰和理論戰術課,他去聽了幾天,覺得非常有意思。
至於怎麼個有意思法呢,澳洲軍官學校會將各個時期的經典戰役拿出來分析,讓學員之間進行探討,如果是他們會怎麼做,在這裡他聽到了很多,自己不知道的戰役,甚至還有歐洲人的經典戰役。
這才是最為吸引他的地方,原本他是想要進入南京太學就讀,可是現在他有一個想法,留在澳洲的軍官學校進行學習,他覺得澳洲人的軍管學校能學習到很多自己想要學的東西。
所以當他提出留學申請的時候,鄭鴻逵表示了反對,這次來澳洲就讓鄭家上下不太同意,現在還要留下來,這怎麼可能,他勸說鄭森還是回去和父親商量之後在做決定。
顯然鄭鴻逵這不過是緩兵之計,鄭森不可能不知道,一旦回到了大明想要在出來就難辦了,所以只能是不回去,他要留下來讀書,學習澳洲人的的軍事理論。
無奈之下,鄭鴻逵只能求助於吳正道希望他們不要答應鄭森的要求,對於鄭鴻逵提出的要求,吳正道欣然接受,表示鄭森想要入學一定會給他增加一些難度,讓他放心吧。
不過對於執委會的委員們來說,其實還是希望鄭森留下的,一個受到澳洲思想越多的軍閥,將來倒向澳洲這邊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讓鄭森留下是他們最想要看到的。
但是畢竟與鄭鴻逵是合作關係,雙方之間還是要相互尊重一些的,也需要考慮一下他的感受,不能因為這事而鬧著兩個人不愉快。
所以只能在入學考試上設定難度,讓他知難而退,不過以鄭森的性格,恐怕不會那麼輕易放棄。
畢竟對於他來說,進入澳洲軍校是他的夢想,這可不是那麼容易就會放棄的。
進入軍校的考核其實也很簡單,五公里負重跑,只要這個下來了之後,在結合自己瞭解的歷史經典戰役進行寫一篇分析,透過考核就能入學了。
五公里負重看似簡單,其實一點也不輕鬆,一些人剛剛開始訓練很難達到要求,所以澳洲陸軍士官學校的教官覺得他很難做到。
在知道自己考核的專案之後,鄭森信心滿滿,因為他之前已經偷偷的做過不少功課,像學校的學員打聽了關於很多入學方面的問題,一些老學員也教了他不少有用的東西。
對於鄭森,很多人還是非常喜歡他的,畢竟一個好學懂禮貌的人總是能夠贏得不少掌聲的,都希望能夠看到他入學。
當然鄭鴻逵是個例外,他覺得要是鄭森沒有回去,他很難像大哥鄭芝龍交代。
畢竟鄭森可是鄭家的繼承人,公認的下一代家主,他沒回去,自己的責任將會很大。
所以他一再請求澳洲方面不要透過,但是考試出來的結果讓他非常意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