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部分,饕餮之冒險王,莫莫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把。
條例中加註了一條,所換主要展品(美方認定的一級文物)必須公開大眾展覽二十年。
也就是說,除非方宏找到一個接盤的博物館或者乾脆自己開一個博物館之前,換來的東西都得放在sc博物館。
本來方宏已經透過各方面法律查過這件事情了,只有美國對於置換的法律比較健全,諸如英法都沒有相關的強制條例。
一旦交易完成,到了國內,這東西就是自己的了,因為這是合法途徑獲取,並且是海外回收文物,國家大力支援。
不過好在條約上沒有新增對食珍錄和七星勺的限制。
想來也簡單,對於兩國文物標準的界定中,食珍錄和七星勺都不是重要文物,當然了,前提是他們並不知道食珍錄出自八大山人之手。
否則那個波土頓博物館中日文化館的日裔館長就算是抹脖子也不可能同意換它。
這個置換,要從官方途徑走,不過交流的最高單位或者說企業,就限於兩個博物館了。
而中華官方,只是要在文物記錄上重新登記,並不涉及物品羈押和過手。
這一次的置換也引起了文物界的廣泛關注。
abc乘機報道了一撥,將這幾個陶罐譽為西方文化斷代史的重要連結結點。
和中華不同的是,西方古代的史學家,沒有任何地位,沒有官職,沒有收入。
所以他們的文字記載歷史特別少。
這也是歷史學界東西方共同承認的一點。
就算把地中海沿岸的文明算作是西方文明的前身,那也是斷斷續續的,根本不能當成文明史來看待。
而同時,飽受西方抨擊的五千年文明也是他們重點攻擊物件。
從概念上說,目前可證明的中華文明史是七千年,文化史是三千四百年。
西方同樣有這個問題,但是他們的優勢在於,古埃及文字和古巴比倫文字留存記載是在石頭上,所以非常非常非常早,中間斷代,也可以號稱是文化史的開端,包括印度也同樣如此。
現在西方史學家最迫切的就是把各個斷點連續起來。
這個陶罐與頭骨被譽為可能將古巴比倫時代文明和希臘文明時間上聯絡起來的樞紐(戰爭事件,人口遷移等)。
而同樣的事情在國內就不同。
我們的文化在歷史上佔據世界的四分之一,在公元后佔據世界文明的三分之一,和西方文化西亞文化並立。
我們對於埃及文明一點興趣都沒有,對於波斯文明半點興趣都沒有。
我們致力於要研究清楚自己的歷史,每一件重器,都是國之重寶。
十一月十九日,雙方達成交換協議時,央視新聞頻道特別插播了這個訊息。
同時方宏也再次上了新聞,身份是新世紀冒險家,愛國人士,迎回了國家的國寶。
古代重器,鼎,這種物件已出土的就不多,在國內的更少,這一尊可比四羊方尊大多了。
而且從意義上講,齊桓公爭霸時按照古制製造的禮鼎,絕對是目前國之重器的代表,能比它更有價值的,只有還未被發現的大禹九鼎。
當然了,如果大禹九鼎被發現,那整個世界的考古界都會集體**。
因為那就證明了夏是真實存在的。
就在09年,逐鹿縣發現了距今四千年前的一個村落遺址,村落中心是一個超大院落,和後來的周遺址皇宮特別相似,這也側面證明了這可能是夏的統治中心,而九鼎,是夏文明的絕物件徵。
可惜了,已經現身的重寶流失海外還可能拿回來,沒有現身的,只有在未來漫長的歷史中慢慢考證了。
唯一讓方宏遺憾的是,方宏並沒有上央視七點的新聞聯播。
這件事情是上了新聞聯播的,但是方宏本人沒有被提及。
這也讓方宏和水友打賭過年前再上一次新聞聯播的賭約繼續延長了。
不過這一次的事情,給了方宏一個很大的啟示。
方宏本來的計劃是,賺到很多錢,然後將當年遺失的那些東西一個一個的買回來。
但是現在看來,既然是冒險,為什麼不有目的的去尋找其他國家消失在歷史中的寶藏,然後用來交換。
不止是可以迎回七星勺一類的物品,還可以換回本來就應該是中華的文物。
十一月十九日,就在雙方交易完成後,霍教授和塔裡特亞索就宣佈將會成立一個又波土頓大學和sc大學共同的研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