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雪的季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大遷徙(長篇紀實文學)完整版,飄雪的季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排 斥的。劉懷榮口無遮攔地給村、鄉幹部提意見,甚至到西安、北京告發當地政府幹部,他“收穫”被監控、拘役甚至在80歲高齡之時還被勞動教養這種“命運”也 就在所難免了。

“命運”沒有能改變劉懷榮的“性格”,時間的砂輪也沒有能將劉懷榮身上的“稜角”打磨出丁點的圓滑。他把胯下之辱深埋心底,以邊緣存在的方式讓記者從另一 種角度在一個“汙點人物”身上看到了也許應視為具有“閃光”意義當然也是可彰而不可學的東西……

講到帶領移民鬧返庫的動機時,劉懷榮一再向記者強調:“是我把移民帶到無法生存的絕地,我一定要把他們帶回去”——記憶的攬繩已經把痛苦的往事牢牢套住, 固執、倔強的老漢把自己的思緒定格在了五十多年前的歲月裡,他無法忘懷關中那片“肥得流油”的土地和那片土地給關中人帶來的富庶生活,無法忘懷家鄉那條潺 潺流過的渭河,無法忘懷半個多世紀前的那場大遷徙,更無法忘記那些被窮山惡水困擾了數十年而變得貧窮不堪的移民……

“是我把移民帶到無法生存的絕地,我一定要把他們帶回去”的一諾千金成了劉懷榮人生奮鬥的終極目標。他的一生,幾乎都在像堂吉訶德那樣“戰鬥”著,在贏得 一片喝彩的同時也把一個鬥士的堅強和脆弱表演得淋漓盡致——他放棄個人幸福和當地政府個別領導給他許諾的利益,與庫區的幾位移民“頭家”結成“四大司 令”,帶領著他們的數十萬部屬,不屈不撓地鬧返庫、爭土地使用權,直至被關進看守所那陰冷潮溼的監舍——那時,他有過沉默,有過被“震懾”後的短暫恐懼, 但他終究沒有屈服,甚至還對前去“招安”的某領導熱嘲冷諷。於是,對其痛恨不已又無可奈何的人利用現代科技的手段給他製造了一個“被招安的事實”——鐵窗 內,面對記者伸去的話筒,劉懷榮向某領導保證:“我今後不再**了……”

這樣的電視畫面使得“司令”的部下們一片譁然。有人驚呼:“劉懷榮投降了!”有人埋怨老漢委曲求全,有人猜想,這也許只是他尋求擺脫囚禁的一種“詐降”和 權宜之計,但就是沒有人想到他這句話的前面還有一句“市裡若把移民的事情解決好了”這樣的前提條件被剪輯掉了。因為這句被剪輯了的話,劉懷榮在一些部下心 目中沒有能保持住一個移民“司令”的最後晚節和尊嚴。

顯然,劉懷榮非常看重部下的感受和評價,談到這一話題時,他多次停下來,望著窗外的夜空發呆。

記者明白,老漢是在為部下們的誤解和評價而傷心。

其實,部下們的看法並不會影響或貶低劉懷榮的“司令”形象,連原華陰市政法委書記李集新都說:“移民能重返庫區,劉懷榮起了重要作用”。這位原政府官員的 評價是中肯的,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使劉懷榮和他的部下們度過了艱難的歲月,終於,他和幾十萬移民不屈的抗爭贏得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注,中央下發檔案允許 15萬移民走出缺乏起碼生存條件高塬大山,返回他們數十年來魂牽夢繞的庫區……

如今,三門峽庫區的“四大司令”已有三人作古,“司令”們手下的干將們大多徘徊在生命的邊緣,再也無心、無力於耗去了他們大半生精力與財力的移民問題。然 而,86歲了仍敢騎著摩托在馬路上狂奔的劉懷榮卻揹負著歷史的塵埃,依舊為移民返庫人數、安置土地等問題奔走呼號,他無數次地層層找領導、找當地和上級政 府、找執法部門。但令他鬱悶和傷心的是,他和他反映的問題總是在層層領導和各級政府部門之間被推來推去,個別執法者還動輒就對他“繩之以法”,好像個別人 對移民的侵害天經地義,被人蠶食了的移民利益從來就遊走於當地政府及“法律”的思維之外。

劉懷榮十分不解也十分不服,他對記者說:“當年,我們是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才移民的,對於國家來說,我們是有功之民,理應得到善待。可是,如今當地政府的 個別領導不但不善待我們,還心安理得地侵吞我們的利益。更可氣的是,移民利益受到侵害,渭南和省裡還沒有人管……”

激動和憤怒使得老漢的邏輯思維變得有些不大連貫,想指責“當地的個別領導”,他卻又突然把話題轉到從前。“上世紀五十年代移民前,層層政府的領導給我們描 繪了多麼美好的前景啊!給我們承諾了多少的好事啊!他們講的那些話是何等溫暖人心,感動得我們熱血沸騰、無怨無悔地移民大西北,移民陝西渭北高塬……”

劉懷榮記得,最初感動他和庫區百姓的是鄧子恢副總理在全國人代會上的報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隨身空間鄉村小神醫

郭家七叔

開局一個金錢掛

晨鍋鍋

愛上天使

卡車

圓心

紫色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