亙古孤寂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章 西王母,諸天仙武,亙古孤寂2,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國嗎,沒想到道友居然這麼瞭解這個國家,聽了你這番話,我突然想看看這個國家了。”墨子深吸了口氣。
何恆笑了笑:“會有機會的,其實本座本是西部的妖魔,後來才到這裡的,所以才對秦國有所瞭解。”
總不能說,是以前讀書的時候對秦國的發家史有些瞭解。
秦這個國家的確十分奇怪,不同於中原的其他國家,無論是起點還是所處環境都是最為惡劣的他們,憑藉著一身膽魄與勤奮在西域浴血廝殺,硬生生開墾出一片生存土地,歷經無數磨難才成為大國,從而養成了悍不畏死的國風,遍及上下的犧牲精神。
戰國七雄之中,秦國與趙國是最強的兩個,其他縱然大如齊楚,其實長期的國力都不算巔峰。
而秦與趙的共同特點就是,他們都是處於靠近蠻夷的地界,長期與匈奴、犬戎等胡人征戰,遠比那些處於安定環境的國家更為危險,所以也最強。
地球上的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歷盡六代努力,上下一心,讓山東六國膽寒,直指始皇繼位,吞滅天下。
多少人都把這歸結於秦始皇的英明上,但實際上在嬴政之前,秦國就是七雄最強,六國數次聯軍都被擊敗,只能“賂秦”以保全自身,秦始皇的成功與其說是他自身的能力,到不如說是歷代秦國君臣,那個國家與民族的成功。
沒有這些基礎,他不可能完成千秋之業,華夏這個文明甚至有可能像同時期一統歐洲的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那樣,分裂成諸多大大小小的國家,再沒有真正一統。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是在秦一統華夏之後,漢朝四百年鞏固之下,才真正成為真理的,之後的九州大地縱然災難再多,也是終究歸於一統。
秦皇漢武的真正偉大不在於他們的赫赫武功,真正影響千秋萬代的是,他們把秦文化、楚文化、趙文化凝聚為一個文化,把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匯聚為一個獨屬於漢人的思想,融於骨血,無論再怎麼分裂,都終究會再度匯聚為一,成為一個聲音。
泱泱華夏,在秦漢之前雖然已有,但真正大成,不可磨滅,沒有步上另外三大古國的後塵,卻是就在秦漢,就在秦皇漢武。
當然,這不是何恆所關心的,他所關心的是如何藉助秦國的一統天命完成他的計劃。
“現在還不是時候,等待機會,積累實力,待我完成突破,才是真正啟動大計的時候,山海天帝,不知此刻的你在想什麼呢?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逆反你局之心不變,這會是我的一次蛻變,心境步入純陽的蛻變!當那赤色的火焰燃盡此界九重天,燃盡過去未來,讓時光長河干枯的時刻,就是我功成之際!不為蒼生,只為己身!”冷冷自語著,何恆的越發堅定,不可被動搖。
在經過一番細談之後,他把墨子送走了,然後他並沒有急於去閉關或者實行計劃,而是離開七殺魔宮,向著中原大地而去。
既稱萬妖之王,自然不能空談,妖族也是蒼生之一,欲革天命,缺之不可。
此時人族大昌,萬古以來一直不倒的妖族卻是出現衰弱,面對強勢的百家聖人,諸多妖王都窩在自家老巢,不敢隨便出來,以免被斬妖除魔了。
何恆立出黑山老妖的招牌之後能如此快速引來墨子,也要感謝這些沒種的妖族,因為已經很久沒有妖魔敢大膽的立招牌了。
妖魔這樣藏的厲害,但何恆卻有的是辦法找到他們,他這一世的真身雖然幾次轉變,但本質還是妖魔之中最為強大的他化自在之軀,對於比自身弱的妖魔自然有天然的感應。
在九州之地逛了一圈,何恆很快就發現了幾頭大妖,其中一個氣息極為古老,處於被鎮壓的狀態,似是那位被大禹鎮壓的古猿巫支祈,還有一頭在北方幽冥之地,一頭在崑崙山上,大海里還有幾頭龍修為也不差。
“距離崑崙山最近,還是先去那裡吧,然後再去北極。那隻猴子是大禹故意留下的,現在去動他肯定會被天界注意,就先放過他。”
打定主意,何恆縱身遁向崑崙山。
崑崙在各大神話之中地位都是超然的仙山道場,各種傳說更添神秘。
在這個世界上,它也是神州三大龍脈之一經過的重要節點,非比尋常。
在來到這裡後,何恆神念掃視之下,頓時發現除了那頭感應到的妖王以外,此山另外還有兩道地仙級別的氣息,都是人族的練氣宗師。
“果然是臥虎藏龍,不過不到此界天仙的程度,還入不得我眼。先去拿下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