亙古孤寂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八章 凡人能治心,方是道中人,諸天仙武,亙古孤寂2,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神通,為何坐視不理?”雲殊不理公羊羽示意的目光,直接大吼道。
白玉禪道:“貧道昔日亦曾勸說過大宋皇帝,可惜他不聽貧道之言,以為奸道,責令貧道回山,自那之後,吾就與這大宋斬破最後一絲因果,超脫而出,證得天人之道。”
雲殊急切道:“皇上當年被奸人所迷,縱然有錯,但您乃得道之人,怎能計較這等細末,棄天下黎民百姓於不顧?”
“百姓?大宋的百姓是百姓,大元的百姓就不是百姓了嗎?今天下初定,正是百廢待興之時,雲小友你又何必因一己皇漢之私,再起戰端?”白玉禪冷冷看著雲殊道:“人生若幻,須要尋著真身。天下無一件是實,連己身也不是自家的,只那一點靈光永恆,汝又何必執著?”
“哼,你無非就是貪生怕死,不敢與元人為敵罷了,我自己會復興大宋!”雲殊怒極吼道,再無開始之客氣。
白玉禪對他卻是視而不見,嘆息道:“世人皆設法外求,卻不知根本超脫遠在之身,被凡俗紅塵迷失,忘卻先天一點靈光,不復我道中人,實在可悲可嘆。”
在公羊羽等人死死拉下雲殊之後,他轉而又嘆道:“無上妙道,原從沉潛幽靜中得來。若是一念紛紜,則萬緣蔚起,身心性命,何日得了。一已尚不能照應,何暇及他事哉。人須亟亟回首,早登彼岸。道心若常現,則凡念自退。一時忘道,則起一時之凡念。一念忘道,則起一念之凡情。此事須要時時提醒,道友以為然否?”他的目光看向了何恆。
何恆目光凝視了一下白玉禪,點頭道:“虛之又虛,與天合體。空空空,空中有實功。若還純寂滅,終是落頑空。道友之境界,我懂!”
“不錯,你懂!”白玉禪笑了笑,唏噓道:“紅塵滾滾,五蘊盡迷,今之天下,人才雖多,卻皆被世俗種種禁錮,難脫凡籠,讓吾惋嘆,難得有一位同道之人,貧道此番不虛此行。”
“那不知道友找我何事?”何恆淡淡道。
白玉禪環顧無盡天地道:“只為破碎之事,超脫之事!”
何恆動容道:“這天地尚可超脫?”
白玉禪肅穆道:“大衍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天地蒼生皆有一線生機。我輩之人身在此樊籠之中,滾滾紅塵禁錮我身,歲月如刀削落我體,卻也束縛不了我輩尋道之心。”
何恆問道:“自古以來,何人可超脫過?”
白玉禪笑道:“古往今來我道昌隆,即使天地壓制,卻也阻礙不了超脫之事。春秋戰國之時,有老子西出函谷關,騎青牛登仙而去,有釋迦牟尼於菩提樹下涅槃而出,近來數百年裡,我道門就有陳摶老祖大夢春秋,尸解而去,本派紫陽真人結金丹大道而走,全真重陽真人看破三界,羽化登仙。”
“貧道曾有幸觀看我南宗石泰真人破碎虛空之事,他高歌留頌‘雷破泥丸穴,真象駕火龍,不知誰下手,打破太虛空。’於我眾人見證之下,撕裂虛空而走。”
“正是如此眾多前輩探索,才有我道之盛行!”白玉禪古波不興的心境此刻也有些激昂。
聞得白玉禪之言,何恆才知此界遠非單純的崑崙、滄海可比,得道之人諸多,縱然天地有礙,歷代以來卻不乏大智慧者超脫而出。
“如此人物,才是我輩之人,風采無限!”何恆嘆道。
白玉禪那裡繼續道:“貧道自二十載前斬破與世俗一切因果,進窺天人至道,蹉跎歲月,終究踏不破最後一關,前日方知己身機緣應在道友身上,故今日特來一見。”
“那不知道友可曾明瞭己身道機?”何恆問道。
白玉禪微微一笑,道:“天道之事,本在己身尋求,貧道道心已圓滿,只差一點解脫,就是天人兩重。一月之後,九九重陽之時,還望道友來此,與貧道一論天道。”
“噢,何某不過練神之境,如何助道友踏破己身道關?”何恆詫異道。
白玉禪輕輕一笑,驀然間舉起了右手,平平淡淡,卻彷彿包羅天地,對著何恆籠罩而來。
對於白玉禪的突然動手,何恆並不十分吃驚,身體一縱,閃過那平淡一手。白玉禪提身一躍,於虛空無影,天空上陡然雷鳴電閃,風雲變幻,一隻如玉的手掌輕輕拍出。
烏雲籠罩,天空灰暗,天象伴隨著白玉禪心意一動自然生出反應,這就是天人一體,那手掌是天人一掌。
面對這樣一掌,何恆再無猶豫,地法境界驅動,天人共鳴!
所謂天人一體與地法境界的天人共鳴的不同之處就是,天人一體是人與自然交融,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