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2部分,唐朝好男人,片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穎一旁笑得打跌,喜歡看父子倆做這種無聊的遊戲,臨了臭我幾句的樣子滿足到極點,每每九斤入睡就小心地拉到炕裡頭,用個長方的麻布帷子將孩子罩起來,一臉幸福地凝視一會。
“該是個享福的。”穎每每凝視完總帶了滄桑表情慈愛地輕嘆一聲,“父母勞心費神總是有個依靠了,學不學,成不成,王家這麼個產業也能讓孩子舒心地過一生,別再和大人似的。”
“咱倆怎麼了?”記得我老孃當年就這麼個語氣,雖然說話裡有不真實一面,可打母親嘴裡出來就變了滋味,甜甜苦苦的感覺。
“就那麼一說。”穎扭臉不好意思笑了,“學呢,當孃的都這麼個口氣,說出來總覺得舒心。”
點點頭,效仿穎的樣子面對兒子嘆息一聲,果然有效果。忽然間精神振奮,彷彿什麼事情都能撂開,一輩子當爹就很滿足了。
精神鴉片?嗯嗯,怪不得,怪不得小時候父母都這個樣子,弄得人心裡怪怪的,心裡胡有壓力。半天誤會了,是給自己打氣呢。和當兒子的沒關係,往後得給孩子說清楚,不要再被父母那種神情嚇住。
滿足就對了,繼續拉過資料研究。剛那麼一聲嘆息讓自己腦子清醒起來,李敬玄擬定的條條框框在我心中條理清晰地攤放開來,甚至連不相干的因果關係也逐步地明瞭了。
從佈局看,大部分都是照搬農學的管理模式,但針對軍械研製和農林學科的區別,李敬玄還是下了大工夫改良先進的管理機制,努力讓農學的體制適合一門新的學科。
總體感覺是這麼個樣子,在這個年代已經很了不起了。可總覺得整個框架制定得有些死板,雖然加入了許多試行模式,還是能覺察到李敬玄有點拘泥於模式,卻忽略了新專案應有的輔助基礎學科。深度夠,涵蓋的範圍卻狹窄,針對的就是兵工改良,也僅僅如此而已,忽視了其他必須提高的輔助學科。
倉促了,或者說是急公好利了,覺得抓到這個專案就得馬上出成果,簡略了學院制度以培養人才為根本的大方向,不但難以形成長期有序的培養機制,而且就算取得一兩件成果都難以形成象農學那樣的後繼研發隊伍。
這年代缺乏的就是理化方面的人才,一是落後的條件限制,二來是沒有形成一種學術專攻的風氣,總是君子六藝俱通為目的。通不通的無所謂,關鍵是精,專精的人才如鳳毛麟角,大規模培養各方面的人才是持之以恆的良性發展方向。而李敬玄不過是召集了一批長期和兵工打交道的工作人員而已,作為上難免大打折扣。
想到這裡起身撒了鞋就出去,漫無目的的在院子裡轉悠幾圈,因為蘭陵那邊帶來的壓力頓時減輕了許多,心情也舒散開來,直到穎追出來命令我把衣衫穿上才發覺自己形象有點狼狽。
“就讓他放手去幹,既然是皇家的投資,從資金上不要過於剋扣,以免到後來辦不利索把罪責朝內府上推。”有必要和蘭陵知會一聲,這邊心急火燎地等我下文呢,別把她急壞了。
蘭陵聽我這話眼神馬上就扎亮起來,閃爍閃爍的直忽閃我眼睛。“這麼說來他搞不成?”
“搞不成說不來,反正搞不好。”我將其中大概簡要地敘述一遍,“大致就這個意思,酒樓開了沒好廚子,你花多少本錢裝修都沒辦法讓客人進來。”
不是恭維的話,唐帝國的軍械工藝已經到達一個巔峰,想再一步取得大的突破可能性很小。若依舊沿承口傳心受的傳統教學機制想取得成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扭轉這個觀念,不擴大學術領域,三五百年也難以有成效。
這話給別人說起來有障礙,可蘭陵早就能用新思維的方式和我交流,這是我最值得欣慰的地方。無論什麼年代的觀念到了蘭陵這裡就能找到共同語言,像這些話也只能和蘭陵在一起的時候說道說道,同別人說不如自言自語。
“這就對了。”蘭陵自豪地笑了幾聲,“李敬玄再大的本事也不會這麼快明白這些,等他弄得七上八下拿不住局面反省已經來不及了!就說你比他強,我挑中的郎君怎麼可能比個混模樣吃飯的人差!”
“這話也不對。人家模樣好,本事也不差,我發現你最近變得有點像劉仁軌。下次再讓我有這種感覺就少接近我三步之內。”
蘭陵沒理會我的比喻,展了眉毛微睜了雙眼緩緩道:“手裡的人,我不嫌他本事大;拿不住的人,多一分本事就多一分威脅;自古解決這難題的辦法不多,有時候不得不找個最簡單的方式。這話聽起來不順耳,我也知道你不情願聽我把話說這麼透,可有些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