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部分,重生之美麗新人生,垃圾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柱子,金色大廳。大廳的牆壁掛了許多油畫,其中一幅是描繪幾個船員站在船頭指點風浪紅日的的畫面。這幅圖,史悅而在歷史課本上見到過。
她還記得那一章的內容是說——西方開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帝國本土卻仍被一些保守派把持政權。少數開明貴族背井離鄉,開始了周遊世界的旅程,見識到了外面的巨大變化,並將改革的火種帶回國內。後期,帝國的貴族在保留傳統文化的同時,經常派遣家族的進步子弟四處遊學,將先進的理念、各種圖書帶回帝國。
沒有猜錯的話,李家祖宅掛的這幅極具紀念價值的《遠遊》,是真跡吧。
史悅而深深看了一眼畫中船隻的符號,那個符號太顯眼了,就跟李睿脖子上掛的項鍊墜子,一模一樣……
“祖父,四妹妹到了!”
晉國公李欽年過花甲,身形不高,微胖,臉上幾塊老人斑,花白的頭髮只剩下耳邊、後腦勺一圈,其餘都沒了。論長相麼,十分平庸。是他主張接納“李容”,自然不可能在第一天就甩臉色,擺出一家之主的威嚴來。
他難得的微笑了。
史悅而本身就是個沒等級觀念的。如果告訴她,眼前的這位慈祥和藹的老人,是國之重臣,首相只能上任五年,而老人從一生下來,就是世襲罔替的帝國財政大臣、軍方中樞,是跺跺腳,整個帝都都得亂顫的重要人士,她一定會戰戰兢兢、小心翼翼,多出幾分崇敬、膜拜的心理。
而現在,她只是“哦”了一聲,“爺爺,您好!”
無所畏懼的她,左右望望,壓低聲音,但是用大家都能聽得到的音量說,
“穿羽絨服,行古禮,感覺怪怪的誒!”
本來老師教導的時候就說過,世事變遷,古禮跟現代人的快節奏不同,只適用在非常正式的場合,如祭天、祭祖,如新婚,如新婦拜見公婆。服裝自然要求是傳統服飾。日常的,比如一家人天天見面,朝夕相處,還保持古禮規範,等於自我折磨。
禮,最重要的是心。心意不在,行再多的禮,也無用。反之,心意在,禮只是外在的表現形式,有或沒有,並不是特別重要。
很顯然,李家人接收到了史悅而的“心”。
她像一縷清風,帶著稚嫩、質樸的笑靨來了。她的雙眸清澈見底,有好奇,有驚歎,有忐忑,有不安,就是沒有心機。貴族家庭,七八歲的小孩都能歷數各大家族的鬥爭史,知道結交哪些人對自己有利,哪些人是自己未來的對手,心思繞得彎彎曲曲。
而這些,史悅而通通不會。她像一個手無寸鐵的幼童,忽然闖入滿是巨象猛獸的原始叢林,不會廝殺、也不懂得獵食,懵懵懂懂。下場只會有兩個,要麼被強有力的首領保護起來,要麼……被撕成碎末,到最後連渣滓都不剩。
眾人看向家主,從李老公爺臉上的微笑,他們看懂了是第一種。
至少目前是。
大伯母袁萍笑著,拉著史悅而的手,“呵呵,其實我也早覺得。咱們家跟老派不一樣,接受民主化更多一些。一年到頭,沒兩次機會穿傳統服裝呢。這古禮呢,行不行都不打緊。反正以後都是一家人。孩子,你一路走來辛苦吧?”
史悅而眨著雙眼,“不辛苦啊。我穿得厚實呢,坐在房車裡,緩和極了。外面下再大的雪,刮再大的風,也凍不著我!”
袁萍:……
竟然卡詞了!
問“一路辛苦不辛苦”不是指來時風雪大不大,而是……從出生到現在,做了十幾年的平民,好不容易被李家接納,晉身貴族,心情如何?感受如何?但凡有一兩句詞語,袁萍也能從中品味出侄女的一二性情偏好來。
當然,史悅而剛剛的回答,不至於讓大伯母毫無收穫。至少大家聽懂了,史悅而壓根聽不懂“話中話”。
回頭跟丈夫視線一對,李昐輕輕搖頭,袁萍領悟了意思,頓了頓,繼續拉著史悅而的手,問東問西,比如喜歡吃什麼?穿什麼?平時做什麼消遣?看誰的書?聽誰的曲子?雜七雜八問了大約一刻鐘,才鬆手放史悅而見過四嬸、二姑。
一共就這麼幾個親戚,不到半小時,認完了!
個人心中,自有評價。
即將結束“認親聚會”時,姍姍來遲的李諳終於到了。
他颳了鬍子,理了發,身穿寶藍色立領直綴,恍若古代的文人士子,一身的書卷氣。跟史悅而比較起來,他才像是突然闖入的那一個,與整個李家格格不入。
越過其他人,他邁著節奏一致的步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