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部分,大師之後再無大師:陳寅恪與傅斯年(全新版),大刀闊斧,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事情又往往不是一個“愁”字就了得的。
隨著國內軍閥混戰不息,形勢混亂不堪,山東政府方面的官費籌措已極困難,無法及時向海外留學生匯寄。這個時候國內的紡織大王穆氏企業因經營不善而倒閉,羅家倫的經濟來源中斷。為了繼續在英、法兩國收集近代史資料,以便完成最後一年的研究計劃,羅氏除了譯書寫稿掙點小錢補貼外,透過老校長蔡元培介紹,向商務印書館監理張元濟借得國幣1500元。這筆款項於1925年下半年分兩次匯至倫敦及巴黎,羅家倫得此鉅款,除償還債務外,手頭還有部分餘額。此事被傅斯年偵知,借這年秋到巴黎短期訪學之機,向羅氏借了一筆小款以為急用。到了秋後算賬時,手頭已不寬裕的羅家倫致快信向傅“討債”。已是窮困潦倒的傅斯年大窘,立即修書一封,敘述自己“挖東牆補西牆”的艱難處境,其中一段寫道:“弟在巴黎最後接到朱寄之二十,換了後,還債等已精光,末日只剩了三十佛朗,其手中之二十馬克尚是從吾(按:姚從吾)寄我者也。到了此地,幸員外尚有幾文,故用到11月,過了初十,朱寄來二十鎊,交了2月房錢去其過半,所餘的月底還完了員外怎麼辦呢?幸與老陳(按:陳寅恪)定了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