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二章 不倒翁,重生之彌憾,鄧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啥,啥,這是啥呀?”
於大娘聽到那句“甜過初戀”後的反應異常激烈。
“大娘,等一下你就知道了。”顧北知道自己跟於大娘解釋不清,笑笑收起筆,把“甜過初戀”廣告牌插在最顯眼的地方的時候,他突然想起這樣的一個典故。
20世紀初的一天,美國福特公司一臺電機出了毛病,幾乎整個車間都不能運轉了,生產線每停一分鐘,都意味著高昂損失,公司反覆檢修,又請了許多專家察看,可怎麼也修不好。
後來,他們請了物理學家、電機專家斯坦門茨幫助,斯坦門茨要了一張席子鋪在電機旁,聚精會神地聽了3天,最後在電機的一個部位用粉筆劃了一道線,寫下了“這裡的線圈多繞了16圈。”。
後來,生產線很快就修好了。
福特經理問斯坦門茨要多少酬金,斯坦門茨說:“不多,只需要1萬美元。”
1萬美元,這是當時一個普通職員100年的收入總和!
斯坦門茨看大家迷惑不解,轉身開了個賬單:畫一條線,1美元;知道在哪兒畫線,9999美元。
這碗雞湯說明了一個道理:“很多看似簡單的東西,其實並不容易。”
在顧北看來,廣告語就是這麼個東西,它看似很簡單,就是幾個字組成的一句話,但它背後隱藏著的是對品牌策略及消費心理的精準把握,這個非常的難,而“甜過初戀”這句話是後世極為經典的一個廣告詞能夠精準捕捉到客戶的消費心理。
一個頭發斑白的老人烤紅薯,旁邊豎著一塊“甜過初戀”的牌子,目標消費群體是學生,銷售策略是情懷,將初戀和紅薯巧妙的結合起來達到眼球效應,現在唯一缺的是推廣渠道,要讓大家看到這塊廣告牌。
顧北扭頭望向小花:“小花,想不想幫奶奶賣更多的烤紅薯?”
小花眼睛亮了起來:“賣更多的紅薯?想,小花可想了!小北哥哥,你有好辦法?”
顧北在小花耳邊旁邊說了幾句,然後問:“你記住了麼?”
小花那張乾癟的小臉立馬紅了,怯生生地說:“小北哥哥,這,這成嗎?”
顧北遞了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定能成!”
小花看了一眼奶奶,認真地點了點頭,然後走到那塊牌子旁邊,大聲喊道:“快來看一看,瞧一瞧咯,甜過初戀的紅薯,一塊錢!您買不了吃虧,也買不了上當,機會難得,味道倍兒棒,走過路過,初戀的味道您可千萬別錯過……”
聽見聲音,絕大多數學生都好奇地側頭看了過來,寒風中,一個穿著簡陋臉蛋乾癟的小女孩大聲叫賣著,雙手揪著破舊的印花大棉衣,聲音裡帶著稚氣,這幅場景不禁讓他們心裡泛起了同情,也注意到了那塊寫著“甜過初戀”的廣告牌。
這個世界上還有比初戀甜蜜的東西?
這應該是每個看到這塊牌子的人心裡的第一反應,而紅薯這種廉價品以及老大娘還有小女孩的形象和所謂的甜蜜的初戀形成了強烈的視覺落差,進而勾起他們的購買慾望,下意識想嘗一嘗這個號稱甜過初戀的紅薯的味道。
這個時候旁邊的一對學生情侶終於走到了於大娘的紅薯攤子前。
“大娘給我來兩個紅薯,甜過初戀,我初戀就在身邊呢,看看是初戀甜還是紅薯甜。”
“給我也來一個!”
“就衝這個可愛的小妹妹,怎麼得也得來上兩個!”
烤紅薯攤子的顧客漸漸多了起來,小花在旁邊給於大娘幫忙,拿紙袋給顧客裝紅薯,小臉洋溢著開心的笑,不停地向顧客們說謝謝,好吃記得下次再來。對於這個懂事的孤兒來說,最幸福的事莫過於替奶奶多賣幾個紅薯,多掙幾塊錢。
顧北站在不遠處看著這一幕,廣告只是營銷策略,僅憑這麼一個廣告不可能讓生意大火起來,商品的質量才是王道,但總算好上不少,這也說明於大娘的紅薯味道是真棒,不少人吃了於大娘的烤紅薯之後,都直叫好吃。
到了五點的時候,紅薯就全賣完了。
於大娘算了算賬,賣了兩百多塊錢,如果天天生意這麼好,那一個月就有六千多的毛利,於大娘高興的合不攏嘴,不停地誇顧北聰明。
小花的眼睛都笑彎了,她把最後一個紅薯遞給顧北說:“小北哥哥,你都還沒吃中飯,這個留給你吃的。”
顧北剝開吃了一口,味道可真棒,他三下兩下解決掉,幫助於大娘收好攤子,拉著板車回到家裡,向於大媽說明來意,要給孤兒拍幾組照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