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五章 文化廣場,重生之彌憾,鄧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春雨紛飛的三月初旬,顧北一直忙著“江大大”漫畫的事,空閒時間會去西澤美院陪夏諾,偶爾去學校上上課,日子倒也過得安穩平靜,最讓他覺得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事情,莫過於廖建新收購了玉林區的新林紡織廠。

這件事是廖建新打電話告訴顧北的。

當時顧北有些意外,立馬就想廖建新急不可耐的推動玉林區八一路文化欄專案的原因,本來相較於晴川其他高速發展的城區,玉林區的發展相對滯後,生產效能低下的國營企業大多集中於此地,房價相對較低,現在晴川市政府要大力建設精神文明城市,在玉林區八一路打造全國最長的文化欄,這塊地段的價格肯定會大幅度上升,廖建新拿下位於八一路中段的新林紡織廠,目的昭然若揭。

廖建新在電話裡說:“老弟,你現在要沒事的話過來一趟,我有點事兒找你談。”

顧北笑了:“你發了一筆橫財,不會是找我分贓吧?”

廖建新道:“哎喲,老弟你是不知道我的苦啊,過來詳談吧。”

顧北掛了電話,給趙拓打電話,趙拓開車接他去了新林紡織廠。

廖建新已經在新林紡織廠大門口等他,拿下新林紡織廠,他臉上倒也看不出有多高興,顧北走過去,接住廖建新扔過來的黃鶴樓:“廖哥,你的情操可真高尚呀,新林紡織廠幾百號職工的嘴巴以後就靠你了。”

廖建新聽出了顧北話裡的揶揄,摸了摸光禿禿的腦門說:“我倒是想貢獻一份力,只是這個新林紡織廠吧,已經回天乏術了,汙染嚴重,裝置老化嚴重,生產效率低下,拖欠職工大半年的工資,職工們天天雞飛蛋打,加上市政府要在這邊搞文明建設工程,這麼一個汙染嚴重的廠子擱這兒肯定不像樣啊,市政府那邊就想停了,可是廠子停了職工們咋辦呀,剛好我跟玉林區鄧書記認識,他就找到我,我覺得這是個商機,當然沒有拒絕的理由。”

顧北笑了一聲,廖建新的說法倒也沒錯。

那個年代很多經營不下去的國營企業都會轉手賣給私人,說的冠冕堂皇點叫招商引資,實際上就是將國有財產私有化,並且給予大量的優惠政策,這個過程不可避免造成國家財富大量流失,可是沒辦法呀,經營不下去的國企賣了還能搞點錢,不賣就砸在自己手裡,而且那麼多職工的安置和買斷工齡都要錢,只能靠販賣國有資產來補足。

在90年代,像新林紡織廠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投資體制落後,官僚主義嚴重,不尊重科學,盲目決策走向死亡,最終被資本家接盤。誠然,喊了幾十年的投資體制改革雖然比當年進步多了,但國有資本作為投資主體,投資體制永遠難以改革,投資效率也沒有人來關心,投資失敗也沒有人去承擔責任,所以改革開放到今天,乃至於後世的2017年,我們從來沒有達到過改革的目標,在本質上,國營企業與改革前夕並無二致。

究其原因,國有資本的真正股東是人民、是納稅人,而人民與政府或掌管投資的官員之間,並沒有建立委託代理關係,政府與官員也沒有一點為人民投資的意識和責任,這個所謂的“投資體制改革”將永遠是一句廢話,“國退民進”的號召同樣是一句廢話。

想想後世中國各大商業領域,國有企業不再直接控制企業,而且透過資源和政策優勢進行資本壟斷,幾乎各行各業都能看到國有企業巨人般的身姿,尤其是在房地產領域,以城市建設為核心的投資行為成了這些年國有資本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演繹了“國進民退”的另一種版本,同時,也為資本家們撬動國家財產鋪就了一條最便捷回報率最高的財富之路。

從九十年代中後期,全國性的房地產開發和城市化向全國蔓延,巨大商機讓資本家們發現了巨大的土地級差機會,他們透過各種重組併購甚至是承包經營的方式控制日薄西山的國營企業,但絕大多數資本家們志不在怎麼經營好國有企業,而且進行土地開發,像吸血蟲般鑽入國家的心臟部位汲取鉅額財富。

顯然,廖建新就是其中之一。

廖建新收購新林紡織廠的目的就是土地商業化改造,顧北不得不承認廖建新的商業嗅覺足夠敏銳,顯然在推動文化欄專案之前,廖建新就盯上了新林紡織廠,更讓他覺得廖建新實力強大的地方是,目前國有土地轉讓的方式主要是劃撥與批租,能進行商業地產運作的傢伙都是根基深厚的,另外,拿下這塊大約六十畝的地三四千萬肯定跑不了。

顧北很快就理清了這裡面的門道,他忍不住去想自己如何才能在這場饕餮盛宴當中實現利益最大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公主靠選秀綜藝出圈

慕綿

大軍閥

幽雨

唐朝大齡剩女

羽外化仙

[周九良]摯愛

左岸不吃梨花的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