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0部分,三國之呂布天下,這就是結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奔了進來,一臉惶急地稟報道:“大王,漢軍在博南山上豎起了營寨,城裡百姓見狀都非常驚恐。”
孟獲皺了皺眉頭,疾步走出大廳,眾人緊隨其後。
一群人疾步來到大廳前的空曠處,舉目遠眺,只見東邊十餘里之外青紗屏風一般的博南山上出現了一座巨大的營壘,隱隱有旌旗隨風飄舞。孟優驚聲道:“呂布把營壘砸在博南山上,看來是要發起攻擊了!”
孟獲冷冷一笑,“瀾滄江滔天,他不可能過得來!”對孟優孟節道:“你們兩個快看去渡口防守,決不能有失!”兩人應諾一聲,奔出了府邸。
此刻,城裡大街小巷人心惶惶,人們都在傳說,說漢軍和祝融女王的軍隊就要殺來了。很多人收拾了傢什,往城外山上逃去,這座南中西部最大的城市一片混亂的景象,人人競相出城,這樣的情景也讓孟獲軍人心惶惶,頻頻出現逃兵。
孟優孟節騎著馬,在一群親兵的簇擁下走在街上。孟節看到街上混亂的景象,大驚失色,“怎麼會這個樣子?”孟優嘆了口氣,“呂布和祝融就要來了,大家自然心中恐懼。”
孟節搖頭苦笑,“像這樣如何能夠抵擋呂布和祝融?”
孟優嘆了口氣,很是鬱悶地道:“繼續頑抗下去的結果根本沒有任何懸念!也不知道大哥為何還要死撐?如今投降,應該能夠保全身家性命,也許大將軍會待我們如朵思大王他們那樣。可要是到城破後被俘,哎,別的就不說了,只怕這條性命都難保了!”孟節深有同感地點了點頭。心頭一動,看了看周圍,小聲對孟優道:“我們既然不能說服大王,不如……”
孟優故作沉吟。
孟節急聲道:“事已至此,若在猶豫,你我就要給他陪葬了!不是咱們對不起大王,實在是形勢所迫啊,大王他又不聽勸告,這也怪不得我們!”
孟優點了點頭,對孟節道:“如要投誠,就得抓緊時間,否則大軍一旦渡過瀾滄江,你我就算投誠,只怕大將軍也看不上眼了!”孟節深有同感地點了點頭。
……
張浪把大軍駐紮下來,下令各軍休整。眾人對於張浪的命令感到非常困惑,他們原本以為張浪會乘勢一鼓作氣打過瀾滄江呢。
祝融問道:“大將軍為何不下令進兵?”祝融問出了所有人的疑惑。
張浪笑道:“不要急,孟獲已經是甕中之鱉了,還能翻出什麼大浪不成?咱們暫緩攻勢,可以讓孟獲身邊有意願投誠的人前來投誠,不戰而屈人之兵豈不是更好?”
眾人有些懷疑,沙摩柯道:“如今在孟獲身邊的都是他的兄弟,他們怎麼可能投誠?”
張浪笑道:“這可就難說了。生死之間大難臨頭,很少有人能夠顧及兄弟情義。俗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夫妻尚且如此,何況兄弟。”眾人面面相覷。
張浪站了起來,走出了大帳,眾人連忙跟了出去。
一群人來到懸崖邊,張浪舉目遠眺,只見千山萬壑綿延到天邊,山腳下,瀾滄江奔騰咆哮濁浪滔天,雖然站在山巔之上,卻依舊能夠清晰地感受到大江狂暴的脾氣,瀾滄江西岸不遠座落著一座城池,被群山環抱,有一股中原城池沒有的異域韻味。
張浪抬手指了指那座城池,問道:“那便是永昌嗎?”
祝融道:“那就是永昌,也是孟獲的大本營。只要攻下了那裡,南中就能回覆和平了。”祝融微微皺起眉頭,似乎在擔心什麼。張浪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微笑道:“你擔心的事情絕不會出現!”祝融驚訝地看了張浪一眼。
第四百五十二章 投誠
一名軍官奔到張浪身後,抱拳道:“啟稟大將軍,孟優孟節的使者求見大將軍!”
眾人流露出驚訝之色,對於張浪的神機妙算佩服得五體投地。
張浪對軍官道:“帶他上來。”軍官應諾一聲,奔了下去,片刻後引領著一個南蠻傳統服色的中年男子來到張浪面前。軍官對使者道:“拜見大將軍!”使者看了一眼張浪,只感到一種難言的威勢撲面而來,禁不住雙膝一彎跪了下來,“小人見過大漢大將軍!”
張浪道:“起來說話。”
使者站了起來。
張浪打量了他一眼,覺得這個中年人和一般的南蠻人很不一樣,一般的南蠻人都給人非常粗魯的感覺,而眼前這位卻透出幾分書卷氣息。“你是漢人?”張浪問道。
使者趕緊回答道:“鄧榮祿,是漢人,祖籍洛陽,有時隨父親來南中經商,後來就留在這裡了。”眾人聽到他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