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楚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7章 當張郃又對上張飛,三國雄圖,林楚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陽光還是一如既往的明亮,無私地照耀著大地。

曹軍右翼張頜部、左翼李典部,俱以輕騎兵為先鋒,步兵緊隨其後,也是結成錐形戰陣驅兵疾進,揚起滾滾沙塵,象兩條黑色巨蛇向漢軍飛竄而來。

漢軍這邊左翼張飛部對上張頜部,右翼蘇飛部對上李典部,見曹軍來得迅猛,都迅速停止前進,旗語兵按照主將部署,指揮將士布成了圓陣,顯然是採取防禦態勢。

漢軍左右兩翼都布成圓陣。

中軍部分為步兵密集方陣,分為左、中、右三部分,中部為3000名重灌步兵,橫向每排50人,縱向60行。左、右為2000名普通步兵方陣,橫向每排50人,縱向40行。

最前面是刀盾兵,方盾在陣前構築成一道黑色的城牆,後面是五排由長達四米的長槍結構,重逾200斤的生鐵拒馬,拒馬後是長槍兵方陣,射生部弩箭手張弓搭箭,壁壘森嚴。

有所不同的是,張飛部的陣型為凸圓陣,中軍突前,兩翼步騎混合左右兩翼拖後。蘇飛部的陣型為一字長蛇陣,中軍為步兵,兩翼步騎混合。

曹軍右翼主將平狄將軍、中壘營部督張郃率前部費曜、後部夏侯儒平、左部戴陵、右部王昶、中部毋丘興、直屬本部常雕,以假部督牛蓋為先鋒,共一萬五千大軍氣勢洶洶向張飛攻去。

漢軍旗門開出,徵虜將軍、宜都太守張飛橫矛策馬緩緩而出,座下追風烏稚馬,身高力猛,黑盔黑甲,大紅披風,背後四根靠旗,和一杆白底紅字的“張”字大旗一起迎風飄揚,端的是龍精虎猛,威風凜凜。

靠旗是插在背後的三角形的四面旗子,又叫護背旗。旗上有用各種綵線繡的龍紋。每面旗上附有一條彩色飄帶。靠旗在古代戰爭中是存在的。實際中,士兵把旗幟系在背上和敵人廝殺既不妨礙作戰又可以明顯的區分敵我以外,對於提升士氣也很有作用,在龐大的戰鬥中,靠旗的分佈有利指揮官觀察戰場形勢,另外靠旗在近戰中對將士而言還有可以起到防護背後劈砍的功能。

張飛以丈八蛇矛搖指張郃,和聲勸道:“雋乂小侄啊,汝屢次敗於吾手,今天又對上陣,可見你們本家緣分很深啊!古人云,識時務者為俊傑。?蜀中大儒楊雄之《司空箴》有云:“烈烈雋乂,翼翼王臣。臣當其官,官當其人。你的字既然喚作雋乂,就應當按照他老人家的教導堂堂正正地作翼翼王臣。既然我們五百年前是一家,不如汝秉承老人家之意,臣當其官,官當其人,迴歸大漢,不要再跟大奸賊老曹為虎作倀、犯上作亂了。如此,必不失封侯之位,吾將保汝升官發財、封妻廕子、享盡榮華!”

與劉禪相處日久,脾氣剛猛的張飛竟然被潛移默化,不再一味用猛,直來直往,一竿子捅到底了。他也開始嘗試下不戰而屈人之兵,大開空頭支票,試圖用封官許願、金錢美女來籠絡張郃。今天就是他踐行劉禪教他的“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理念的嘗試。

俗話說,不是冤家不聚頭。這邊廂,張郃見到對手又是死對頭張飛,臉都被氣綠了。實在是倒黴他實在搞不清楚,為啥每次都會遇上張飛,在心裡咒罵著命運的不公,因為自己對上張飛是屢戰屢敗。自己每敗一次,在軍中的威信就降低一次。

今天張飛的表現大出張郃所料,他多次吃過張飛的虧,故一見到是對頭本家張飛的旗號,氣就不打一處來。現又聽張飛口吐蓮花,胡言亂語,張郃詫異萬分,心忖這斯大有進步,每次都有新的表現。

張飛一改以前脾氣,不再猛衝猛打,更令他驚奇的是,張飛竟然會引經據典勸自己歸降,真的是太陽打西邊出來——頭一會啊。

張郃強烈地感覺到,這個張飛早不是昔日之吳下阿蒙,已非等閒之輩,隱隱有儒將風範!

張飛柔聲細語,引經據典,循循善誘,在搞什麼陰謀呢?張郃低頭沉吟,暗暗告誡自己切不可等閒視之。

見張郃若有所思,沉默不語,張飛以為張郃心動,甚是得意,眼珠意轉,笑道:“雋乂啊,曹賊雖然待汝不薄,其實是利用你為他建立曹家王朝衝鋒陷陣而已。畢竟你不過是袁紹的一員降將,縱使汝立下不世之功又如何,老曹只是信任諸曹夏侯同宗兄弟。吾看汝這一輩子都不可能作為大都督統領大軍出征。對面曹軍的將士門,曹操乃大漢奸賊,天下人恨不得啖其肉、寢其皮,何苦隨他造反,辱沒祖宗,到時被株連九族悔之晚矣。何不倒戈解甲,獻虜歸降,不失榮華富貴、光宗耀祖!”

張郃萬萬沒料到張飛的口才如此之好,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這個張飛本來就勇冠三軍、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