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楚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3章 隱虎,三國雄圖,林楚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師傅是誰啊?”陸遜追問道。
“當然是當今天下第一的天才謀士臥龍——諸葛亮諸葛孔明啊!”劉禪無比自豪答道。
他及時補充了一句:“師傅說,你比他更勝一籌,不過僅僅在軍事上。在治國理政上,你稍遜風騷。”
聽得陸遜臉色微變,十分不悅。
“不過,師傅說,軍事、治國、理政三者綜合起來,你比周瑜、司馬懿強多了,綜合實力師傅第一,你第二。呵呵呵。”陸遜的耳朵旁響起了劉禪肆無忌憚的憨笑。
“你師傅還說了什麼?!”陸遜的臉上終於恢復了丰神俊朗的表情,搖著羽扇,洋洋自得追問道。
“諸葛師傅曾聽聞水鏡先生、龐德公評點,天降五瑞獸來到人間襄助雄主結束戰亂,他們乃國之祥瑞,能在亂世或動盪的時代,各保一方平安。中興五瑞,指在黑暗裡黎明還沒來到前的五種道德堅持:分別是仁、義、禮、智、信。如今天下已有四瑞歸位,分別是代表仁之東方木青龍——臥龍諸葛亮諸葛孔明、代表禮之南方火朱雀——鳳雛龐統龐士元、代表智之北方水玄武——獅龜司馬懿司馬仲達、代表信之中土冰鏡司馬徽。遺憾的是獨缺代表義之西方金白虎——隱虎!五瑞能在亂世為人民開闢一方生存空間,他們可以繼續中興祥瑞的文明!”
陸遜博覽群書,見多識廣,雖有耳聞,但對鬼谷學派這個天降瑞獸的詳細說法,卻第一次知道得這麼詳細。尤其是聽到五瑞獸獨缺西方白虎,心中有所期待,不禁怦然心動,茫然若失,激動得有點發熱,羽扇搖動的頻率不知不覺地加快了。諸葛亮雖然僅僅比自己年長兩歲,但早已名滿天下,威震寰宇,而自己現在還是籍籍無名,不為世人所知。
劉禪在一旁看得仔細,早把陸遜的心思猜得十之七八,暗自偷著樂了。
劉禪卻佯裝不知,顧左右而言他,好奇問道:“表姐夫啊,吾有點奇怪,為什麼你和諸葛先生、周公瑾都喜歡用羽扇呢?是不是用羽扇以後人就變得特別聰明啊?”
陸遜聞言錯愕,卻不知如何回答這個看起來非常簡單的問題,他實在沒想到劉禪會這樣問,就好像有人問你為什麼吃飯一樣,讓你不知如何回答。
“這個,用扇子是一種習慣了,不用好像缺少一點什麼一樣。”饒是聰明過人的陸遜也想不到更好的答案,只好牛頭不對馬嘴地回答道。
劉禪一聽,啞然失笑,樂了。
其實陸遜的答案不言而喻,也就是古代的一種流行文化,就好像是古代的“手機”。就象現代人,無論城裡鄉下人,還是男女老幼,人手一臺手機一樣,走路、睡覺、吃飯、應酬、坐車、睡前、睡後都要死盯著,須臾不得離開,如不帶一刻手機就一整天心神不寧,比老婆、老公還親密千萬倍。被批為國人的現代鴉片。
東漢末期,南方人都習慣用扇子。尤其是地處長江中下游地帶的荊州,夏季前後既漫長又炎熱,蚊子特別多,為驅蚊和涼快,老百姓幾乎人手一把扇子。直到現在,劉禪的後世家鄉農村,老百姓還有用蒲扇、葵扇(江南一種用棕樹、葵樹的葉子製成)的習慣。“羽扇綸巾”作為一種著裝習俗,流行於東漢,尤其是世家子弟,多用名貴大鳥的羽毛作扇子。
使用鵝毛扇,是當時江南有錢人尤其是有錢的讀書人身份的象徵,顯得高雅,配得上時尚。白面書生,鵝毛既長又白,更配得上書生與眾不同的氣質,故當時有名的江南才俊都使用鵝毛扇。高大英俊的諸葛亮既是名震當時的大才,美周瑜為江東儒將,位高權重,俊陸遜為世家大族家主,文采風流,使用鵝毛扇符合他們的身份。故蘇軾在詩詞裡形容周瑜“羽扇綸巾”,成為後世儒將、名士隱逸仿效的物件。
久而久之,諸葛亮、周瑜、陸遜使用鵝毛扇當作驅趕蚊子或驅趕炎熱的功能慢慢也就成了次要,主要的是成為了一種思考問題、行軍打仗、治國安邦、謀劃天下必須要的輔助工具,已成習慣,這或許就是鵝毛扇的最神奇之處。
劉禪見到陸遜心不在焉的神態,知道他的心思所在,當即直截了當笑道:“表姐夫啊,你是不是在想著哪個西方白虎花落誰家吧?!”
陸遜大吃一驚,張口結舌:“你如何得知?”難道劉禪這小叫花是神仙、我肚子的蛔蟲不成,竟然能看透吾的心思!
“其實這是人之常情,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我另外的師傅鳳雛龐士元先生教導過我,在這個亂世,名聲名號就是待價而沽的最大的資本,君主重不重用你首先看你的名聲,也就是你在世人中的口碑。否則你就是有經天緯地之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