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楚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3章 口伐筆誅,三國雄圖,林楚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蒼涼而雄渾的號角不甘示弱,吹起更加起勁,劃破長空,蜿蜒盤旋,久久不願離去。

太陽在百折不撓號角聲的鼓勵下,重新雄起,冉冉上升,終於噴薄而出,慷慨地向蒼茫大地發出條條赤焰和道道金光,給草原上和平的草木和準備生死相搏的十數萬將士,染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

仇敵相見,分外眼紅,一觸即發,一場血戰即將無情上演。

兩軍將士鎧甲鋥亮,刀槍並舉,精光耀日,甲寒鐵沉,臉色嚴峻。

夏侯淵背插四杆護背旗,騎在高頭大馬上,臉色嚴峻,神情如鐵,眼睛精光四射,一面高達兩丈的“夏侯”主帥大纛迎風飄揚,獵獵作響,遙遙欲墜,兩名體格雄壯的騎將趕緊扶定,高大威猛、魁梧健壯的親衛高度緊張,左手扣盾,右手持刀,緊緊護衛左右。

環繞其左右的諸曹夏侯眾將頂盔貫甲,手握刀槍,凶神惡煞,露出倨傲之色,每人都有從騎持旗緊隨。

曹軍尚黑,衣甲旗幟皆為黑色,大風吹來,主帥大纛、將軍旗、校尉旗、軍候旗、護背旗一起飄動,全軍波濤滾滾,黑旗漫卷,氣勢驚人,好像黑色海面的波浪在翻滾。

諸葛亮羽扇綸巾,一襲道袍,玉樹臨風,風度翩翩,臉上掛著恬淡的笑容,輕搖羽扇,注視著曹軍。

劉禪、趙雲、雷緒、習楨、馬良、向朗、廖立、彭羕、董允、張著、杜琪、丁鹹、樊岐、杜微等大小將佐,及威猛雄壯的親兵護衛,身穿絳紅色的漢軍戎裝,頂盔貫甲,威風凜凜,精神抖擻,怒目而視,環繞在諸葛亮的周圍。

諸葛先生給人們的印象永遠都是自信、淡定、飄然,連逃跑都是那麼那麼有風度,就如他在東吳南屏山七星壇借完東風后飄然而去,留給追殺他的東吳兵將一個望洋興嘆的瀟灑背影……

劉禪看著諸葛亮的側影,不禁痴了。相對夏侯淵的全副戎裝、戒備森嚴,儒將諸葛亮更多一份從容、飄逸,加上他算無遺策、料事如神、百戰百勝的奇蹟和傳說,從而使他更添一份神秘莫測。

漢軍尚紅,戎服為絳色,旗幟為赤色,皆屬紅色。漢高祖劉邦起兵時自稱赤帝,秦代水德,所以用黑,到了漢代為火德,也剛好與劉邦赤帝相匹配,故用紅色。

起風了,勁風吹來,鮮紅色的“漢”字中軍大纛、將軍旗、校尉旗、軍候旗、護背旗獵獵作響,宛如在絳色的海洋上飄起一層層赤色的波瀾,襯起漢軍強烈的騰騰殺氣,更顯莊嚴肅殺,令人望而生畏,目眩神搖。

兩片海洋,一紅一黑,兩色相爭,等一下不知是紅色淹沒了黑色,還是黑色吞沒了紅色。看著這兩種涇渭分明、風格迥異的迷人顏色,劉禪不禁出神,痴痴想著心事。

夏侯淵騎著一匹名叫逾輪的青驄駿馬,緩緩而出,金盔金甲,顧盼自雄,他揚鞭搖指,言疾聲厲,呵斥道:“對面的諸葛村夫、荊州反賊,爾等聽真。今夏侯淵奉大漢朝廷天子之旨意,率天兵六萬,旌旗南指,意在收復被劉大耳所佔荊州,解救百姓。然而上天有好生之德,又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念爾等將士皆大漢子民,被劉大耳、諸葛村夫蠱惑裹脅,如能迷途知返,洗心革面,提諸葛等賊頭回歸朝廷,則善大莫焉!英明神武、寬宏大量的曹丞相不僅會原諒爾等過錯,既往不咎,立功者必論功行賞,升官發財,封妻廕子,享受榮華富貴。”

夏侯淵語氣變得溫柔起來,做起廣告來:“機會難得,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望荊州軍將士好好掂量掂量。”

見南軍將士屹立如山,巋然不動,夏侯淵話鋒一轉,提高調門又厲色喝道:“如爾等執迷不悟,跟著劉大耳、諸葛村夫一條道走到黑,變成朝廷叛逆,落個株連九族的悲慘下場。如若不然,大軍殺將過去,爾等烏合之眾、土雞瓦狗、不堪一擊之輩,必將在天兵大軍的無情鐵騎的蹂躪之下,變成齏粉。那時,爾等鼠輩悔之晚矣。”

“殺光叛逆!收復荊州!”曹純、夏侯尚等將領帶領北軍將士氣勢高漲,喊殺連天。

任憑北軍如何喊叫,南軍將士個個淡定,人人筆立,不為所動。

面對夏侯淵的喋喋不休,諸葛亮輕搖羽扇,臉帶微笑,平視北軍。

諸葛亮羽扇望下一揮,北軍竟然迅速平息下來,十幾萬大軍整齊劃一,屏息傾聽,頗為壯觀。

諸葛亮聲若龍吟,朗聲道:“吾有一言,諸軍靜聽。建安元年,出於師出有名、營造曹家王朝之一己之私,曹操迎天子鑾駕至許昌,有史以來的首次“挾天子以令諸侯”肇始於此,從此開以勤王輔君之名、行叛逆造反之實的先河。曹操以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道之痕

馮葉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