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楚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章 指點江山激揚雄心(二),三國雄圖,林楚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方煙塵既靖,曹操開始收拾西涼的馬騰。赤壁之戰前,曹操為了解決南征的後顧之憂,以皇帝的名義封馬騰為前將軍,改屯槐裡,假節,封槐裡侯。派張既勸說馬騰放棄部隊,入朝為官,馬騰一度猶豫,但迫於壓力,最終答應,來到鄴城。曹操上表封馬騰為衛尉,封其子馬為偏將軍,代替馬騰統領部隊,屯於原地,又封其子馬休為奉車都尉,馬鐵為騎都尉,同其餘家屬徙往鄴城。

曹操對內消滅張繡、袁紹、袁術、呂布、劉表、馬騰等割據勢力,收服盤踞遼東的公孫康,對外降服西北羌胡、南匈奴、漠北烏桓、三部鮮卑等,統一了帝國的北方。

掃清外在和背後的威脅後,得意忘形的曹操又帶領大軍征討劉備、孫權,結果慘遭失敗。

由於帝國中原和北部地大物博,人多勢眾,兵強馬壯,國力強大,加上他在曹統區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大舉屯田,興修水利,恢復生產;唯才是舉,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展。曹操很快恢復了元氣,仍然是雄踞北方的霸主,虎視天下。

第二大勢力為南方雄主孫權,盤踞江東,佔盡地利。

孫權17歲從其兄孫策手中繼承江東六郡基業,此後近二十年中,他利用其父、兄所收羅的以淮泗人士為核心的文士和武裝,不僅鞏固了在江東的統治,而且據有荊州及交州,全據江南,與北方的曹魏和西邊的蜀漢鼎足對峙。

初期,孫權曾嚴厲懲罰不合作的江東大族人士,後來為了實現保據江東的政治目的,又竭力加以拉攏、利用,隨著淮、泗人士的自然減少,江東大族人士逐漸在孫氏政權中取得主導地位,孫氏政權也最終穩定下來。

孫吳雖據有長江以南廣闊地區,但當時只有浙東平原及長江中游平原經濟相對繁榮,廣大江南腹地還有待開。為了增強與魏、蜀對抗的勢力,孫權集中兵力鎮壓山越人的反抗,以補充兵員及勞力,在長江沿線大興屯田,鼓勵農耕。

孫權又收復盤踞交趾嶺南計程車燮,統治逐漸穩固,虎踞江東六郡八十一州,時時覬覦荊州。

劉璋雖然闇弱,但佔據著偌大的益州,為了抵抗漢中五斗米道張魯的入侵,熱情地邀請宗親劉備入川禦敵。不過遲早為父親劉備取而代之。

最可憐的是父親劉備,既無天時,也無地利。雖然他“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但是一輩子奔波流浪,艱難困苦。涿郡起兵,大破黃巾;鞭打郵督,投奔公孫;數有戰功,治事平原竭;解難陶謙,三讓徐州;抗拒袁術,青梅煮酒;受詔衣帶,斬殺車胄;往依袁紹,鏖戰官渡;投奔劉表,屯軍新野;大施恩德,廣佈仁義;聯合孫權,赤壁敗曹。

他一生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屢敗屢戰,終於打贏了強大的曹操,獲得了喘息之機。幾經曲折,才得到荊州棲身,還要時時提防小舅子。年近半百,還要親自出馬西川,尋找機會。仁義滿天下,地盤卻最小。

蜀漢在歷史上理想最好道德最高,卻衰落最早滅亡最快,最為悲壯。

每每想到這,阿斗的心中就充滿了悲憤和不甘。現在自己就是一個改變歷史走向的蝴蝶,如何幫助父親劉備,去實現拯救萬民、中興漢室,也是自己的美好理想呢?

阿斗想,父親劉備要成為與曹操、孫權三足鼎立的一方雄主,繼而統一天下,今後的方略,天時方面要待機而動,也就是諸葛亮在《隆中對》所說的“待天下有變”,採取果斷措施一舉奪回天時。在此之前,必須忍辱負重,切不可急功近利,行逆天之舉。

地利方面,則是伺機佔領益州,奪取漢中,平定南中,經略西涼,攻佔西域,進行重點經營。固守各地與曹魏交界的關隘,逐步把荊州的人力財力資源集中到益州。

人和方面,就是廣樹恩德,大招英才,招降納叛,休養生息,展人口,富國強兵,積蓄力量,建設一支以戰養戰的十萬鐵騎和數十萬鐵血步兵,建起強大的抗曹統一戰線。

對雄才大略的曹操,阿斗準備利用其在內政、外交方面都存在弊端和漏洞,以及曹操與匈奴、烏桓、鮮卑、羌氐、公孫淵、孫權等的矛盾,採取多種手段進行分化、瓦解、打擊,威逼、利誘、拉攏、聯合、團結一切反曹勢力,建立反曹統一戰線。結好羌氐,征服匈奴、鮮卑、烏桓、南蠻,把帝國邊陲的魚耕、遊牧民族統統納入劉漢的勢力範圍。從北方、西方、南方三面共擊曹魏,施加強大持續的軍事壓力,而後與孫吳逐鹿天下。

對虛偽詭異的孫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