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楚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304章 虎牢雄風,三國雄圖,林楚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禪看著表面平靜,實則暗潮湧動,江水濤濤不絕向東流的運河,心裡暗暗佩服古人的智慧和力量。

“楚漢爭鋒不得寧,運河畫界各相吞。渺渺星槎擊楫登,鴻溝極目氣飛騰。”

這條從中原到江南溝通南北水系的運河,就是當年劉邦和項羽作為分界的鴻溝,後來演變成中國象棋的楚河漢界。

“哈哈哈!可惜徐榮沒有砍下曹操老賊的腦袋。如果是這樣,那我將來就省事多了!”劉禪興奮莫名地大笑道。

“這麼說,虎牢關不遠了?”劉禪又問道。

趙雲顯然不知道,劉禪為何對虎牢關如此感興趣。他以手指北,道:“過了滎陽就是虎牢關了,也稱為汜水關。”

劉禪興奮莫名,一抖韁繩,打馬如飛,過了滎陽,直奔虎牢關方向而去。

從滎陽汜水鎮西行,過了汜水河。

不一會,劉禪發現前方霍然矗立著兩座崇山峻嶺,一左一右延綿不絕,壁立千仞,像兩把寶劍直插雲霄,山腰間雲霧繚繞。

兩座大山之間,巍然聳立著雄壯巍峨的城池,城關高聳,逶迤延伸,旌旗漫卷,帶甲戍卒顧盼自雄,鐵甲鏗鏘,更為這千古雄關增添了幾分雄渾磅礴的氣勢。

關牆令普通人徒生肅穆敬仰危懼之情,但於志在天下的劉禪來說,更多的是予以征服,踩在腳下。

走近城牆,劉禪舉目一觀,赫然發現,著城門頂上書著斗大“虎牢關”三字,一股濃厚的雄渾蒼勁氣息撲面而來。字型為隸書,峻宕雄偉,遒勁有力,似有風雷之聲,雖然略有斑駁,卻顯得更加古樸沉雄。比之襄陽城之“襄陽城”三字不遑多讓,更顯龍盤虎據,劍拔弩張,氣勢磅礴。簡直把虎牢關這個更具歷史底蘊的軍事重鎮襯托得活靈活現,出神入化,相得益彰。

目睹城池森嚴,劉禪就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後世偉人的千古名句;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虎牢果然是天下雄關,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看到劉禪專注肅穆的神情,趙雲笑道:“鬥兒,‘虎牢’兩字乃榜書,為大書法家韋誕所書。”

“榜書?!”饒是劉禪博學多才,見多識廣,對這個詞也是聞未所聞。

“榜書,古曰署書,蕭何用以題‘青龍’、‘白虎’二闕者也;今又稱為擘窠大字。榜書多用於讚頌帝王功德,裝飾皇家宮殿、苑囿,題寫重臣宅第、寺宇廟堂、榜書關隘要塞城樓、園林景觀、名山大川。如今已進入了尋常百姓家,商家則用以書寫店招,書體也從單一使用篆書、隸書楷書,發展到使用行書、草書。”趙雲道。

“無怪乎,世人皆道四叔文武雙全。今日觀之,果然傳言不虛!”劉禪讚道,又問道:“這個韋康又是何人呢?”

“韋誕韋仲將,前西涼刺史韋端之子,當今西涼刺史韋康之弟,乃書法家十大書法劍道高手之一,書劍俱絕,擅長各種書體。伏膺於上一任書法家掌門張芝張伯英,兼邯鄲淳之法。諸書並善,題署尤精。其書法劍道特點如龍盤虎據,劍拔弩張,凌雲貫日。曹氏寶器銘題,皆誕書。並作剪刀篆,亦曰金錯書,其飛白入妙。”趙雲神往道。

“有點意思了。此韋誕之父韋端、兄韋康先後為西涼刺史,在西涼經營多年,勢力如日中天,關係盤根錯節,足見韋氏一族影響力居高不下,威望極高。比之馬騰父子有過之而無不及。”劉禪略有所思道。

趙雲沉聲道:“然也。韋氏一族在西涼之勢力不容小覷,這個韋康也非等閒之輩。孔融曾在書信中讚譽其雅度弘毅,偉世之器,十五歲時被闢為群主薄。建安十二年韋端被徵為太僕後,荀彧向曹操推舉署其代父為涼州刺史,素有仁德,被時人所榮,深受百姓愛戴。可見其在西涼影響根深蒂固,深得人心。不可不察也。”

“四叔所言甚是。此次我們拯救馬騰一家,註定要與這韋氏一族有所交際,甚至交鋒,必須要從長計議,好好參詳啊。”劉禪道。

“這虎牢關乃中州之樞,南連嵩嶽,北臨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唯有西南一深壑幽谷通往洛陽,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是東都的門戶。地扼通往關中的要衝,名列大漢八關之首,有‘鎖天中樞、三秦咽喉’之稱,歷來為帝王兵家必爭之地。要下洛陽,必先取虎牢。”趙雲道。

“為何此關名為虎牢呢?莫非也有典故不成?”劉禪奇道。

“正是!”趙雲笑道,“虎牢關之名,源自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據記載,周穆王姬滿在圃田澤打獵,命隨從掠林驚獸時,忽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道之痕

馮葉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