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楚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33章 品鑑之論(一),三國雄圖,林楚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禪表面上裝作恍然大悟,心裡卻腹誹許靖許劭兄弟有眼無珠,被司馬徽無意仕途故作清高的表象所迷惑,給了他五大瑞獸之首的名號,也就是取得了在天下名士中揚名立萬機會,以及領袖群倫的地位。

“老夫垂垂老矣。林公子不愧為文休兄之徒,精通清議之說和品鑑之論,此事以後要仰仗你們年輕人了。”龐德公謙虛地擺了擺手,滿意地看著劉禪道。

“荊襄名士清議之風漸濃,肇始於龐公鼓動發揚,在中原士風的薰染下,世居荊襄之大族名士以及客居之名士,皆好樂人倫,品鑑人物。諸多高人名士中,猶以龐公擅長品鑑人倫,褒貶人物,獎拔士類,獎識人物。龐公作為荊襄之隱逸高士、名士領袖,眾望所歸,實至名歸,當之無愧。吾小輩對龐公之傾慕,真的是高山仰止,不可控制,對您的敬仰猶如滔滔江水,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劉禪又故伎重演,他知道老人就像小孩,都喜歡聽好話。

果不其然,龐德公眉開眼笑,謙虛道:“林公子過獎了,老夫不過是為國舉賢,不使人才被埋沒而已。”

劉禪看了司馬徽一眼,見他滿臉不爽,笑道:“龐公以名士領袖身份,引導荊襄品評人物之風潮,使北風南漸,名士清議之盛風靡荊襄大地,延至江東,使得大江南北精英人物風起雲湧,高士名人泉水井噴,一隱隱超越北方之勢。他日,大漢社稷得以復興,龐公功不可沒,尤其是由此而出類拔萃,得雄主賞識而風雲際會,登上用武之地大顯身手之英傑,必將對您感恩戴德!”

劉禪喝了一口茶,繼續道:“龐公率先發動‘品題’之舉,特別是發起對寓居荊襄的司馬德操先生之‘品題’,為其作出‘數典如流水,水清似鏡,真乃水鏡先生矣’的品評之語,遂使德操先生成為五瑞獸之首,水鏡之美名飲譽海內。”

劉禪說完,瞄了司馬徽一眼。只見司馬徽聞言,心情大好,神情稍霽,呵呵一笑道:“龐德公德高望重,遠見卓識,志存高遠,與世無爭,提攜後輩,故吾以兄事之。在此,再次拜謝龐兄之賜號。”

說完,司馬徽恭恭敬敬地向彎腰作揖施禮。

劉禪冷笑地看著司馬徽的表演,心想司馬老兒虛偽之極,假仁假義地故意靠近討好龐德公,利用龐德公為其揚名。龐德公和許靖、許劭兩兄弟助紂為虐,為曹操和司馬氏張目。假如他日他們得知曹操、司馬氏篡權奪位,不知他們會不會後悔如此高評呢。

“吾又聽聞司馬懿之獅龜也是龐公所評,可有此事?”劉禪故意問道。

司馬徽聞言,心頭一震,趕緊目視龐德公,想暗示什麼東西。

然而龐德公卻視而不見,笑道:“司馬懿乃司馬防之子,德操之同姓族人。”

司馬徽長吁了一口氣,劉禪看在眼裡,知道司馬徽是怕龐德公會洩露司馬氏的秘密,不由得暗暗冷笑。

龐德公繼續道:“昔日,吾在許氏兄弟處適逢司馬懿來請求品評之樂。當時,文休便讓吾先行品評,吾對司馬防極其八達諸子早有所聞。司馬懿少有奇節,聰達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常慨然有憂天下心。崔琰稱其聰亮明允,剛斷英特。南陽太守楊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稱,說司馬懿非常之人也。吾近觀其表聽其言,見其狼視鷹顧,內忌而外寬,猜忌善權變,又隱忍狠戾。因司馬懿動若獅子,靜像處子,隱如烏龜,便贈其獅龜名號。許氏兄弟撫掌大笑點頭稱是。德操也十分認可,認為名副其實。”

劉禪對司馬徽似笑非笑道:“德操先生,司馬氏從此便擁有了兩位瑞獸了。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司馬家族將變成天下第一世家大族。真是可喜可賀啊!”

司馬徽十分尷尬,訕訕地笑了笑:“純屬巧合,純屬巧合。都是龐公對司馬家族,不是,是對我們司馬姓的族人厚愛有加。”

劉禪盯著司馬徽的神情,冷冷一笑,暗道:真是欲蓋彌彰,此地無銀三百兩。

劉禪不無諷刺地嘆道:“水鏡先生富有人倫鑑識,清雅有知人鑑,以有知人之明著稱於世。為報龐德公慧眼識才之德,便投桃報李,也發起對諸葛孔明、龐士元之‘品題’,目諸葛亮為臥龍,龐統為鳳雛。自此,臥龍、鳳雛之名響徹大漢天下。不僅將中原品評人物風氣傳播荊襄,對推動荊襄名士清議之風之濫殤、興起、風行,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黃承彥捋須笑道:“小林子果然聰敏,德公、德操兩人雙劍合璧,掌握了荊襄名士清議、品鑑人物、鄉間輿論的話語權。可以這麼講,他們可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不經過他們的認可是沒有人相信的。沔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道之痕

馮葉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