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年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七章 佔役買閒,昭華,驚年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 黃淮對張昭華任命一個百戶提調京衛兵馬的做法十分駭然,他道:“娘娘,微臣不知道這位開平百戶,究竟有何本事,怎能獨掌十六路京衛?”

張昭華自然也不是無的放矢,她道:“你們修纂實錄,也該知道營陽侯楊璟吧?他就是楊璟的兒子。”

楊士奇與黃淮同時倒吸一口氣,想起了太祖實錄之中有關楊璟的記載——洪武十五年,楊璟被追封芮國公,諡武信,實是詐死。他跑到了燕王那裡,成了燕王的護衛,然後在靈壁之戰中為救燕王被腰斬在陣前,燕王即位後,不能明著報償楊璟,在實錄中只能削方就圓。

張昭華從北平來到南京的時候,專門去了天津看望施夫人,施夫人不願南下,執意留在了北平,但是卻派遣楊洪隨她走了。楊洪來到南京,皇帝專門見了他,只賜了許多銀錢寶鈔,提他做了百戶,卻不能給他更高的賞賜了,但是張昭華卻聽到皇帝說了一句話,“將才也”。

這話是他對著高熾說的,只不過張昭華也在側,聽得清楚。張昭華對皇帝看人的眼光深信不疑,光從內閣五個人的才華本事就能看出來,這些在高皇帝手上平淡無奇默默無聞的人,卻在永樂皇帝手上大放異彩,實在是令人驚歎。

張昭華雖然和諸位武將的夫人結好,但是對這些武將本人,卻見得不多,在靖難時候共事過的只有五個,分別是顧成、李遠、陳懋、譚廣和薛祿,顧成在貴州鎮撫,李遠如今是安平侯,跟著丘福北伐去了;陳懋封寧陽伯,在去年三月佩徵西將軍印鎮寧夏去了;譚廣是大寧指揮使,薛祿跟著皇帝北巡,竟沒有一個在南京城裡的。

雖然大部分的武將都跟隨皇帝北巡,但是仍然有許多勳貴並他們的子侄兄弟留守在南京,但是張昭華一個也不敢用,一是因為這些武將早已旗幟鮮明地支援高煦,她心有芥蒂;二是因為這一次的譁變,她深深懷疑和這些人有脫不開的關係。

“這次譁變看上去是怨氣爆發,沒什麼事先徵兆,叫人應付不及,”張昭華道:“但是可能嗎?僅僅拖餉十七天,連一個月都還沒到呢?要說沒人指使,誰信呢。種種跡象表明,這些勳貴子弟就算不是這次兵變的幕後主使,其中也有他們的影子。你們瞧瞧京衛指揮郭翔,他是英國公張輔麾下的!張輔一手提拔起來的!我叫他去平叛,他合著叛軍跟我虛與委蛇,甚至煽風點火推波助瀾,一個人沒有抓不說,還叫我答應叛軍的條件,到現在,叛軍還大模大樣地圍著戶部呢!有這麼囂張的叛軍嗎!”

郭翔無疑助長了事態的惡化,這一次事變就算稱不上張昭華口中的叛亂,也絕對是一次惡性譁變。

黃淮是非常贊同張昭華的推論的,他道:“三千營之所以敢如此,或者說,這些奉天靖難的勳臣之所以敢如此,原因不外乎有三,第一,軍餉不能減少,即使今年淇國公北伐,即使今年山東、直隸大飢,甚至湖廣收成俱不如往年,都不能斷了他們的糧餉,因為那是他們的財路來源;第二,如今天下算是承平,承平無事便是軍隊的大敵。七年的時間,已經足夠將能征善戰的精銳之師腐化掉,就臣所知的佔役的勳貴,就有六家,更別說是買閒的勳貴了。”

所謂佔役,是指將士兵私有化,隨意指使,從事各種勞役。所謂買閒,是指吃空餉,花名冊上士兵的名字,大部分不過是虛晃一槍,徒有其名而已。誰能這麼幹,自然是一目瞭然。

張昭華之前也聽說了幾個公侯之家,註名支糧,賣放軍人,雖有籍冊,都辨識不出來。如今聽黃淮說了,更是點頭道:“我也深有感觸,這才幾年功夫,就墮落成這樣了。”

所以張昭華一早就斷定,這些都督府中的勳貴,濫吃空餉,肆意剋扣,不肯半分委屈了自己,即使幾十萬災民嗷嗷待哺,只是叫他們缺糧十七天,都不行。

“他們也並不相信戶部拿不出錢來,”張昭華怒道:“他們是覺得,一個偌大的國家,不會拿不出三十萬兩銀子來,國家的錢糧,在文官的手上,操控壞了,不是沒有,而是不肯給他們發——事實上,國庫確實是拮据到已經拿不出三十萬兩銀子了。”

除了今年的北伐、北巡,還有山東的饑荒,還有河南因為黃河改道而蔓延的水患,英國公張輔還陷在交趾的戰場上,鄭和剛剛又開始了第二次的巡洋,還剛剛封出去高皇帝五六個年幼的藩王,還有正在維修的北京宮殿和南武當,國家哪裡有多餘的錢糧呢?夏原吉幾乎把頭髮都愁白了,也幸虧有他,永樂皇帝才能維持自己一口氣建立這麼多功業的舉措。

所以黃淮認為,兵變一開始的時候,勳貴們的確是在引導,在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借蝶殺人:蝶葬

打死也不說

黃帥心語

九十八度

大神夫人狠彪悍!

巴喬的中場

誰讓這小子契約雙胞胎校花的?

夢見星辰s

卷死後他穿成了天才兒童!

懷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