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年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四章 順理成章,昭華,驚年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士奇低頭一看,卻發現錦盒之中,放了一個小巧玲瓏的東西,只不過這東西出現在這裡就很滑稽了,因為是個嬉遊玩樂的東西——骰子。

楊士奇不動聲色,將這個東西拿了起來。他發現這是一個用竹骨做的骰子,四面鏤刻‘德才功贓’四個字,是升官圖專用的骰子。

他飛速地思考著,為什麼太子妃會給他這樣一個東西看?

楊士奇的確是玩升官圖的行家,他幾乎沒有輸過,年輕時候也是憑此一手,賺了許多贍養母親的銀錢來,到了京城之後,他就斂了這個愛好,再也沒有露於人前了。

太子妃是如何知道的呢,如果不是知道他以前事蹟的,根本不會知道他還有這樣一手。那麼她是專門去查的,還是有自己的同鄉,告訴過她;亦或者是最不可能發生的一種——太子妃,是他以前見過的故人。

“臣愚鈍,”楊士奇俯身道:“只能看出這是蒙童所玩‘升官圖’中的骰子,臣昔年任塾師時,鄉村乏樂,與孩子們玩過。”

楊士奇的回答叫一個滴水不漏,如果張昭華去查,那麼查到的確實如此。見他如此小心謹慎,張昭華不由得好笑道:“我昔年是個蒙童的時候,也頗喜歡玩這升官圖,只是很少能擲到太師,當然以太師榮歸止更是千難萬難,有人說太師是以德行去圓滿自己的仕途,所謂風塵何擾擾,仕途險且傾。官場上很多時候一步錯就是萬劫不復,這就是告訴玩家,為官任事者能以令名終,才是這遊戲的真意。”

楊士奇心中大震,因為這段話就是從自己口中說出來的,他還記得他是說給一位可愛的讀書郎,那孩子正是永城縣之人,他立刻覺悟到,這位太子妃娘娘,也是河南永城人。

洪武十七年到洪武十九年年初,他當年在永城停留的時間大概是一年半左右,在永城認識的人並不多,這當中有一個十分玉雪可愛的女娃娃,引起了他的注意。而這女娃娃,恰好也曾問過他骰子的事情,算起來年歲,和太子妃相當。

張昭華緊緊盯著他的神色,果然看到了一絲明悟,不由得驚喜萬分,果然這個楊寓,確實是社火晚會之中認識的那一個,沒想到原以為是擦肩而過的人,彼此會有這樣的緣分,還能再遇!

楊士奇心中也是波濤洶湧,但他面上一點都沒有露出分毫來,兩個人心知肚明,唯有高熾一個,覺得張昭華今日是失禮了,哪有賜給東宮輔臣一個骰子的道理?

楊士奇從春和宮退下,慢慢走進了文淵閣之中。

閣中日值的是金幼孜和黃淮,兩個人正面面相覷,不知道怎麼回事。楊士奇問了一聲,就聽黃淮道:“方才皇上下旨,讓禮部迎接漢王入京——用皇太子的法駕和儀衛。”

“解大人一聽,就去謹身殿勸諫皇上了,”金幼孜憂慮道:“說這樣是開啟爭端,決不能如此。解大人說的沒錯,只是皇上旨意剛剛才下發,他就去勸諫,只怕要惹得陛下不高興啊。”

“洪武年間,”黃淮道:“諸王與懿文太子服飾無別,也有御史勸諫,高皇帝欣然接受,從此諸王服飾衣服,都與太子有別。解大人此去,皇上就是看在這個前例上,也不會怪罪吧。”

“皇上應該是知道這個前例的,”楊士奇慢慢道:“只是依然專門下詔,就是不想再聽到勸諫的意思。當年葉伯巨極言分封之侈,才惹得高皇帝大怒,說離間親親。而服飾、儀衛之類,都很輕微,不動搖根本,其實也不值得犯顏一諫。”

“如今漢王功高莫賞,若是皇上立他做儲君,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楊士奇依然慢吞吞道:“可是皇上寧可特例加賞,給他與太子相同的服飾、儀衛,也不肯更動太子的儲位,這分明是對太子的愛護。諸位大人,不要憂心了。”

黃淮、金幼孜兩個連連點頭,漢王的到來,其實給了文臣一些顯而易見的壓力。因為漢王是靖難的功臣,得到武臣一致推舉,幾乎就要將太子之位爭奪到手中了——若非解縉一句“好聖孫”,叫皇帝改了心意,誰知道今時今日,他們要侍奉的儲君,會是哪個?

他們這些東宮輔導官感受最深,透過這些天和太子高熾的接觸,他們已經發覺了高熾本性的仁善、溫和,這對他們而言,是天賜的儲君人選;只是這位儲君的位置,並不是巋然不動,他有相當強大的一位競爭對手,就是漢王。

黃淮料對了一半,而楊士奇料對了另一半。皇上雖然不高興解縉的進諫,但是並沒有降罪他,而最後解縉白費了唾沫,皇上依然命儀駕去迎接高煦。

高煦堂而皇之地坐進了屬於太子的儀駕之中,他進了大內,就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借蝶殺人:蝶葬

打死也不說

黃帥心語

九十八度

大神夫人狠彪悍!

巴喬的中場

誰讓這小子契約雙胞胎校花的?

夢見星辰s

卷死後他穿成了天才兒童!

懷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