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年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二章 周旋,昭華,驚年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煦一來,好像一切紛繁的事情都變得有條不紊起來,先時張昭華不過勉力支應,如今高煦接手,她就感覺好似連日來的疲憊全都發酵起來了,原本只是想略略睡上一兩個時辰的,結果居然沉睡了將近一天才被喚醒。
“娘娘快醒醒,”含霜這邊在喚她:“王妃醒過來了——”
張昭華倏地醒來,蹬上鞋子就往外跑,跑了兩步才發現自己只穿著裡衣,急忙讓含冬幫她穿衣服,穿上了衣服又發現自己的頭髮才是最大的問題,因為截斷了一半的長髮,連高髻都綰不起來,這幾日她就一直梳的是低髻,一直也沒留心看,今日對著鏡子才發現是真的醜,就像永平不適合戴掩鬢一樣,張昭華也不適宜梳低髻。
“我前幾日就是這麼見人的?”張昭華覺得羞惱:“這還能見人?”
“娘娘,我忽然想起來丹娘有一次也梳了個低髻,”含冬道:“她的墮馬髻上面罩了烏紗,看起來不難看!”
“拿烏紗裹住髻,”張昭華吩咐道:“我記得還有烏紗的勒子,也取出來一條。”
等張昭華到了王妃房裡,果然看到王妃已經醒了,正和高煦說著話。
“孩兒來時,父王囑咐了,”高煦道:“要送您回北平去,這裡終究是喪亂之地,不可久留,今日問過劉醫正,說您的傷若是看護得當,便無危險。馬車我已經準備好了——”
“回北平是應當,”王妃氣色虛白,“聽說朝廷已經派了巡撫來了,不日就到北平,這巡撫是都察院新上任的御史,算起來還該是去年的新科進士。”
巡撫就是中央派出的臨時出撫巡視地方的官員,一般都是都察院的御史擔任,不過這對於燕王府並不是很妙,因為御史一般是進士出身,而如今的一大部分進士,都是出自國子監。
國子監和燕王不對付很久了,這也是兩方心知肚明的事情,尤其是上一次張昭華用大圭設了個局使計坑了這幫監生一次,聽說那個倒黴的監生已經發配到蠻荒之地去了,不過沒有揪出幕後指使的人,這倒一直讓張昭華有所遺憾。不過對於國子監那一方來說,這件事倒是讓他們更加小心了,因為兩次都是如此,每每看到燕王府瀕臨危險的境地,但是總是能化險為夷,甚至還讓伺機反將一軍,這讓他們也不敢輕易再發動第三次的攻擊。
“您的傷還沒好,如果強行坐車,”張昭華就擔憂道:“恐怕很是受罪,不如就讓這個巡撫來東安吧,也算親眼看看這邊的實際情況。”
王妃見她來,眼裡露出慈愛的光來,召她到近前摸了摸頭,道:“你辛苦了,前些日子沒有閤眼過一刻鐘,昨日你睡下,我就讓她們不吵你,好好去睡。”
原來王妃昨日就醒了,張昭華道:“兒睡得好,二殿下一來,諸事就盡撂給他了,一閤眼就睡了一天。”
高煦拿眼瞧她,道:“我來時,什麼事情都處理好了,連我最想要做的事情——讓這些作亂的賊人挫骨揚灰身膏野草,嫂嫂都替我做了。”
王妃就嘆了口氣,“你們卻是有些做過了,屍首分離已是極刑,挫骨揚灰有悖人倫。這已經不是在報仇,而是在洩憤了。”
張昭華就低頭道:“便是覺得他傷了母親,挫骨揚灰都是輕的。”
“唉,”王妃難得地嘆了口氣:“這件事兒,我已和參政商議過了,只說是百姓痛恨白蓮會妖人作亂才燒得屍首,應對巡撫的時候便要留心,不可再說錯了。”
王妃應該和參政達成了某項共識,參政不往上報張昭華挫骨揚灰的事情,王妃也會適當減輕北平官吏應負的責任,其實就這件事來說,很容易讓人有這樣的疑問,比如說為什麼別的地方都沒有出事,偏偏北平卻出了這樣的事兒呢?雖然事實就是流寇流竄到北平來了,但是在巡防那裡,一定有一大堆要細細盤問的東西,而應對這個人才要格外留心,因為這人是可以直面御前的。
又商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之後,王妃就問:“高熾的腳,現在如何了?”
“大兄的腳,本來就不行,”高煦道:“在水裡一泡,更是潰爛了一片,現在架著柺杖呢,醫正看過了,說暫且無妨。”
張昭華這才知道高熾的腳又壞了的事情,心下一跳:“既然腳走不動,那就回北平吧,在直沽也幫不上什麼忙,還要給父親添憂。”
“那可離不開直沽呢,”高煦微微勾了一下嘴角:“父親在前線治水,他在後面施粥施藥,老百姓一刻也不能離了他,見他就如同見了活菩薩一樣,他捨得離開嗎?”
張昭華覺得這語氣很值得玩味,一時間又不知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