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年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九章 驚變,昭華,驚年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韻校正完了之後,女官就緊接著開講《女誡》。此時要劃分出讀書認字的和不認字的出來,分成兩個班教學。在大殿裡一批,在西堂一批,早晚讀書授課。

這一點張昭華也是很想不到的,她想不到明朝這個朝代,居然特別重視宮廷教育,進宮的宮女有早課、晚課,由女官教著讀書——因為女官是從民間選出來的讀書認字的女人,選的時候還要考校學問,所以她們的文化水平是很高的,教育程度也是很高。

想起上輩子看過一個韓國拍的風靡到中國的宮廷劇《大長今》,裡面主人公就在宮廷裡學讀書認字,她記得有人說過,朝鮮李氏王朝一切制度禮樂均遵從大明,她們電視裡演的,就是中國歷史上那個消逝的王朝——明朝的宮廷生活。

張昭華和六十七名秀女在大殿裡讀《女四書》,而呂氏因為不識字,去了西堂開始學認字。時間其實過得很快,等到呂氏有一天拿回了一本《書言故事》回來,張昭華才驚訝地發現原來此時居然就有插圖本的啟蒙書,翻開書一看,居然有各種成語、典故的插畫,比如說“狐假虎威”這個成語,旁邊配的圖畫就是一隻狐狸站在老虎的面前,擺出了一個張昭華看起來萌萌地造型。

再比如說這個這個“對日遠近”的典故,這就是晉明帝“長安近,不聞人從日邊來”和“舉目見日,不見長安”兩句話,下頭畫著一個帝王,懷中抱著個五六歲的稚子,這孩子伸手指著天上高高在上的太陽,旁邊大臣們驚異的臉色一覽無遺。

張昭華翻看地十分有趣,兩個人晚上燒熱水泡腳,張昭華就和她說話,問她西堂那裡老師嚴厲不嚴厲,學到什麼進度了——呂氏說西堂老師管得特別嚴厲,有左手手心被打爛的學生,還說有個秀女年方十三歲,不知道自己來潮了,提起裙子才看到席子上染了血,嚇得昏死過去,被女官送回房去了。

這樣的日子過得有些辛苦了,好像回到大學宿舍生活的感覺,晚上呂氏還讓她給輔導了一下白天沒學懂的課程,兩人就沉沉睡去了。

第二天早上她們洗漱完畢剛要集合去吃早飯,卻被鳴鐘讓全部回房去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張昭華和呂氏面面相覷回了房,王氏和呂氏她娘李氏看了她們回來都問怎麼回事。

過了一會兒來了個女官,和管教她們的姑姑讓她們現在出去在中庭集合,什麼東西都不準帶。於是大家都站在太陽底下,忍著愈來愈熾熱的陽光,也沒人來告訴她們現在幹什麼,只好一直站著。

過了一會兒大門開啟了,有兩頂轎子直接抬了進來,所有女官女史們帶著她們行禮,從轎子裡走下兩個四十歲左右的女人來,張昭華偷眼打量發現穿的還是女官的服飾,看來並不是王妃或者皇子妃什麼的駕到。

只是這兩個女人的髮型跟她們所有人不一樣,十分怪異。因為她們沒有戴冠,而是結了發巾,除了發巾之外沒什麼別的裝飾,而在發巾左右繫著兩枚金錢,確確實實是黃澄澄的金子做的大錢。

而且這兩個女人和其他女官不一樣的地方是,別的女官哪怕是六十歲的老女人了,兩鬢都是有頭髮的,但是這兩個女人兩鬢光禿禿的,沒有一根毛髮,似乎是專門剃光的,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沒什麼旨意,”其中一個說了:“皇爺只是讓我們過來說一下,諸皇子已從祖陵返回了,不日就將回諸王館住下,同時還有秦、晉、燕、週四王世子及庶長子都將不日抵京,也下榻在館子裡。”

“這秀女過了第幾輪了?”另一個問道。

“回尚宮,”一個女官出列道:“第三輪閱選過了,如今有一百八十三人在冊。”

“館裡地方足夠了,”這女人道:“讓她們以第四道門隔開,全部住在前三道門裡,你們看守也嚴格一點,不要鬧出什麼醜事來。”

“是。”大家都低頭應道。

後來張昭華才知道,這兩個女人是伴駕奉天殿的尚宮,掌報宮之箋、衛門之寢、承御之名、紀幸之籍等,地位自然比其餘尚宮要高。她們傳下來的也是皇帝的旨意,意思是皇子們從祖陵那裡回來了,諸王館不再只住著秀女,也要住進它本該的主人了。

先前本來也是說好諸王館一分為二的,但是後來皇帝差遣皇十四子朱楧到皇十九子朱橞一共五個皇子去祖陵祭陵並修陵去了,從五月去的,一直到九月初才回來。

這裡要說一下明祖陵是怎麼回事,明祖陵是皇帝的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及其祖父的實際葬地,位於江蘇省盱眙縣洪澤湖的西岸。明朝建立之後,皇帝追尊其高祖朱百六為玄皇帝,曾祖朱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借蝶殺人:蝶葬

打死也不說

黃帥心語

九十八度

大神夫人狠彪悍!

巴喬的中場

誰讓這小子契約雙胞胎校花的?

夢見星辰s

卷死後他穿成了天才兒童!

懷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