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年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七章 轉桌,昭華,驚年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少卿之女馬氏,大家心裡都知道這應該是毫無意外要入主東宮的女人,前途不可限量,給她判魁首,自然是合乎題中之義。

之後又判了幾份寫得算是不錯的,隔天張榜公佈了分數,一共取了一十七名。也就是說,在這場閱選中,順利過關的只有這一十七名,其中有五名指揮使家的女兒,十一名文官的女兒,餘下只有一個張昭華,是平民女子出身。

當然這是她們識字的秀女的考核,還有不識字的秀女,她們的考核是寫大字和背書,背的是《百家姓》和《千字文》,這裡面順利過關了二十八個,都是資質不錯,可以慢慢培養的。這兩撥順利入選的加起來不過四十五個,這四十五個人進入下一輪的稽核,據說是其他一百三十個就是很確定身份了,都會充入掖庭當宮女。

張昭華看到自己的名次,在十七人中排行第十三名,心裡嘆了口氣。

之後忽然有一天,宮正嬤嬤派人叫她過去,一同去的還有馬氏。

馬氏先被叫了進去,宮正嬤嬤和顏悅色地問她那篇呈文的立意,為什麼會從一句“仁者無不愛”想到中庸上去。

“仁者無不愛也”是這一次大考的題目,後面一句就是“由親以及疏,由內以及外,皆致其愛焉”,其他秀女都是規規矩矩寫女四書中的親族、父母、舅姑之愛,因為本來這句話講的就是一家之親,所謂“近之為兄弟,遠之為宗族。則同乎一源矣”。

馬氏就道:“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道。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先師的道理,是禮是修養,庸是方法,仁是目標。行禮、中庸,而歸仁,就好像如果能秉承中庸的道理,不偏不倚地去愛人,或者說愛人如己、推己及人,那不就是仁愛麼?如果仁者去親愛所有的人,給所有人的愛都是均等的、是不偏不倚的,那難道不就是中庸麼?”

這一番話有理有據,說的宮正嬤嬤連連點頭。然而同樣的問題問到張昭華,張昭華卻默不作聲。

“張氏,”宮正嬤嬤等了一會兒,問道:“怎麼不回答?”

張昭華看著自己的卷子,心裡思緒萬端。

“自古帝王之治、聖賢之道,不外一中。中者,舉天下萬世所宜視為標準者也。故聖人執中以靜,使名自命,令事自定。”宮正嬤嬤讀了她寫的破題,道:“你這開篇第一句,寫得再沒有比這更好的了,就連馬氏,不過也只是申述了中庸和仁愛的含義罷了。既然如此,為什麼後面越寫越收斂,甚至還有許多地方,看出根本不是你心裡的話——你寫的是違心之言,是嗎?”

張昭華抬起頭來,驚訝萬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借蝶殺人:蝶葬

打死也不說

黃帥心語

九十八度

大神夫人狠彪悍!

巴喬的中場

誰讓這小子契約雙胞胎校花的?

夢見星辰s

卷死後他穿成了天才兒童!

懷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