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年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九章 冰山,昭華,驚年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馬氏的父親馬全帶著這句話回到了京城。彼時馬氏已經報名參選了,得了太孫的保證,說一定以太孫妃之位相待。但是當聽到周顛的那句“永城女當大貴”,他們就知道這事兒肯定會有波折。周顛的事蹟是皇帝親筆記錄的,種種神異使得皇帝對他的話深信不疑,那麼周顛說的那句話,肯定是有深刻的用意,就應在今年的選秀上。
所以馬全和馬氏都認為,會有一個永城來的秀女,應了這“大貴”的讖言。
今年選秀其實只是在給一個人選妃,其他人不過是陪襯罷了,那就是太孫,因為皇帝垂垂老矣,太孫就是這個帝國的新一任主人。如果周顛給出了皇帝所謂的天命之人,以皇爺的性子,他一定會十分留意這個從永城來的女人的,因為皇帝本身其實是很相信這些的,當年打天下的時候身邊就收集了一群數術占卜的僧道之流,皇帝自己也會看星象,就比如說今年年初的時候,皇帝閱覽蔡氏《書傳》,象瑋執行,發現與朱子《詩傳》相悖,其他注書與鄱陽鄒季友所編亦有異同之處,便召致仕國子監博士錢宰等至京,告諭定正蔡氏書傳之意。
皇帝說:“朕每觀天象,自洪武初有黑氣凝於奎璧間,奎璧乃文章之府,我頗覺奇異。今年春暮,其間黑氣始消,文運當興。你們宜考古正今,有所述作,以稱我意。”
皇帝夜觀天象,發現凝結在奎璧星域之間的黑氣消失了,是文運當興的意思,皇帝就召集學者,重修修撰蔡氏書傳。
所以皇帝對這些是緯讖星象是深信不疑的,永城來的秀女,很可能就是下一任的太孫妃。
馬氏不甘心,她豈止是不甘心,事在人為,天命又如何——憑什麼周顛的一句話,就可以輕易地否決她所有的努力,她的人生主題從這一刻起就發生了變化,那就是證明自己。她要證明的不僅是永城女沒有做太孫妃的資格,也要證明她可以比永城女做到最好,她有足夠的手段和寵愛站到所謂命運否認她能達到的高度。
所以她一面懇求父親,將周顛那句話篡改了,當然她也不會傻到改成說馬氏女當大貴的話,只說兩句雲牽霧繞的話,周顛不是說過很多這樣稀裡糊塗的話嗎,哪怕是說,周顛寄語天子,國祚萬萬年這樣的話,也可以。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個理念,叫“不向直中取,偏向曲中求”,目標在前方,你直接去拿是不可能的,要達到目標,就會迂迴地用各種旁的手段。比如說馬全把周顛的話帶給皇帝,雖然說得只是一些聽不懂的怪話或者歌功頌德的話,但是皇帝自然要分析,為什麼周顛偏偏讓馬全碰到了,而且還托馬全給自己帶話,這就達到了馬氏的目的——皇帝左看右看,發現馬全居然有一個適齡的女兒,剛巧在選秀的秀女中。
皇帝會想那句“國祚萬萬年”會不會和馬全的女兒有關係,這樣就足夠了,馬氏已經被留意到了。前提是馬全改了周顛那句話。
在女兒和老婆的哀求下,馬全這樣一個膽子不大的人的心也動搖了,想想自己只要改掉一句話,女兒就有可能坐上太孫妃的位置,將來就有可能是這個國家的女主人——他自然是清楚馬氏和太孫的深情厚誼的。
馬全左思右想之下,決定成全女兒,然而他並沒有如女兒所願地加一句“國祚”的話,而是選擇將“永城女當大貴”這一句話刪掉,也就是說,皇帝問起的時候,他就說那一句“燕入人家”,畢竟他還是害怕周顛託了不止一個人見皇帝啊。
要是皇帝察覺了,他最起碼有個緩衝的理由,說沒聽全什麼的,總比直接篡改了好——馬全這個決定,雖然沒有達到馬氏的要求,但是最起碼也保證馬氏有同等的機會競選。
同樣地,馬氏開始在秀女裡面搜尋永城來的秀女,然而令她驚訝的是,第一輪搜尋過去,她甚至查了記名冊,也沒有發現永城這個地方的籍貫。
卻不知張昭華的戶籍是歸德州張廠村,因為那時候糧長打算和她做親,同姓同村是不可能的,就稍稍改動,將永城這個地方刪掉,而糧長一家的戶籍是永城,這樣婚書就不違背禮制。
所以馬氏非常驚訝,難道周顛所指的不是秀女,而是在秀女之外的人,難道是宮裡的宮女什麼的嗎——這樣一想,馬氏覺得自己勝算更大了,皇帝是不可能指一個宮女做太孫的正妃的,想來可能是賜一些服侍的宮女下來,到時候馬氏只要留意,就能找出永城籍貫的,然後有很多種辦法,可以讓這個禍患消失在萌芽中。
後來有一天,許多秀女在園子裡做遊戲的時候,馬氏聽到了那個一直縈繞在心頭的陰雲,那個噩夢一般的“永城”兩個字,有一個秀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