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年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三章 望鄉,昭華,驚年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日,張昭華終於流暢地把所有婚禮儀式都演繹了一遍,得到了女官的肯定,給了她半天休息的時間。當然張昭華感覺自己是不需要這一點休息的時間的,她的心裡好像有一把火在燒,自己就像是架在火上的高壓燜鍋,不僅關住了閥門,還把底下的柴火越加越旺,每日只能聽見鍋裡不斷翻滾的“嗤嗤”的聲音。

“玄纁、玉帛、乘馬、表文如儀——”旁邊是女官在唸納徵禮單,張昭華似乎被她的聲音喚醒了,便問道:“嬤嬤,玄纁是什麼?”

“玄纁,”女官將帛書合攏,給她解釋道:“是黑色和紅黃色的布帛。”

在錢嬤嬤的解釋下,玄、纁皆為色彩名稱,玄纁二色見於《易?繫辭》中——黃帝堯舜垂衣裳,概取諸乾坤。乾為天,其色玄;坤為地,其色黃。但土無正位,託位於南方。火色赤,赤與黃(合),即是纁色。

玄纁分別象徵天地,故常並稱。合婚就是陰陽交匯,所以從古時候開始,就用玄纁作為聘禮。同時送往女方家的還有玉帛,還有宮裡御馬監養的馬。

“還有馬?”張昭華困惑起來:“送馬,原先天子娶婦,都是從公卿家裡娶的高門貴女,給公卿家裡送馬,人家有地方養著;可我家小門小戶,驢都沒地方容身,哪裡還能養馬?”

“這便沒法子了,天子給的納徵,哪裡有推卻的道理?”錢嬤嬤道:“世子妃,莫要擔心家裡門戶淺薄,您既然嫁到了皇家,門第自然而然會興盛起來的。”

錢嬤嬤實在是聰明,聽話聽音,知道張昭華擔心的是什麼,她道:“您家裡出了貴人,如果領著虛銜在原籍不來京師的話,就會有許多人去投獻田產,寄在您家人的名下,不出三五年,您家就是當地第一豪富了。若是跟您就藩北平也好,依例的話,親王和王妃會優待外家,會給您家撥田置地,家人離得近,更能照應的上。”

“北平,”張昭華似乎被這個詞觸動了:“嬤嬤,你家也在北平,北平——好麼?”

錢嬤嬤原籍北平,是在洪武十四年選取女官的時候進宮的,也是因為守寡五年之後,父母雙雙病亡,沒有族人能依恃才報名參選的,所幸選中了,在宮廷裡任職尚儀局的司籍,品秩還是五品呢。

“北平,”錢嬤嬤的話音似乎都變得悠長起來:“我闊別北平十四年了,也不知道現在的北平,和我記憶裡的北平,還像不像了。”

在錢嬤嬤的回憶裡,北京的西郊,有連綿不斷的西山秀峰,自流泉遍地皆是,在低窪處匯成大大小小的湖泊池沼。特別是至元二十九年,元朝又開挖通慧河,引昌平神山泉水及沿途流水及西山一帶泉水匯引注入湖中,那裡就更成了調濟京城用水的蓄水庫。

“因有一座山,叫甕山,”錢嬤嬤道:“所以這些海子,都叫翁山泊,在北平人都喚作西湖,因為那裡到處都是荷花,比江南風景還要美,湖旁又有寺院、亭臺之勝,周圍還種著水田,種著稻穀,每年桃紅柳綠時,北平的百姓就扶老攜幼,爭往翁山泊踏青賞春;夏天的時候,在那裡泛舟釣魚,環湖十里,都是熙熙攘攘的人。”

張昭華不知道甕山是什麼山,也不知道翁山泊是什麼湖泊,但是她知道北京的西郊是什麼地方,那不就是後世香山和頤和園的地方嗎——

滿清的圓明三園,眾星拱月般,佔盡了西郊的好地方——但是現在,卻實實在在地是老百姓賞玩的去處,聽說燕王在那裡也建造了園子,但是佔地不大,同樣也允許老百姓去那裡遊玩,沒有全部圈起來當做禁苑。

“北平城的佈局跟京城不一樣,是左祖右社,面朝後市,”錢嬤嬤道:“燒了皇宮,但是不可能把整個北平城市燒掉,就一直保留著元大都的格局,是以坊、市、巷和衚衕稱呼的,比如說後市的南鑼鼓巷,就是最好區分的軸線,東側地區屬昭回坊,西側地區屬靖恭坊。”

“元朝的皇宮被燒了?”張昭華驚訝地想起,確實如此,紫禁城是明清故宮,元朝也曾定都北平,為什麼就沒有元朝的皇宮留下呢?

“當年中山王帶兵進元大都的時候,就遵從旨意毀去了元朝皇宮,”錢嬤嬤道:“銷了元朝的王氣。”

中國古代有一個很壞的傳統,即新朝須把故國的宮殿毀去,即所謂“銷王氣”是也。這種行為應該始於秦始皇毀六國宮殿,而阿房宮又被項羽一把火燒光了,後來的王朝卻都效法這一舉動,把前朝的都城宮殿都毀去,消滅其對政權的潛在威脅。歷史上也只有唐和清是繼承了前朝的皇宮,除這兩個例外,其餘宮城一律在亡國後被毀,認為只有這樣才能銷前朝的王氣,使其永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借蝶殺人:蝶葬

打死也不說

黃帥心語

九十八度

大神夫人狠彪悍!

巴喬的中場

誰讓這小子契約雙胞胎校花的?

夢見星辰s

卷死後他穿成了天才兒童!

懷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