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年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八章 盆架,昭華,驚年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昭華為什麼會覺得奇怪,因為這個黃花梨面盆架子她知道。
還是在她清點永平嫁妝的時候,看到嫁妝單子上面寫著:黃花梨雕貢寶圖六足高面盆架二架,也就是說永平有兩個面盆架,但是她檢視的時候只發現了一架,問清楚了才知道還有一架是送到了安成郡主朱素貞那裡,問明瞭原因才知道,並不是妹妹瞧上了姐姐的東西,而是永平不想要兩個一模一樣的面盆架,她要一高一矮兩個不一樣的面盆架,所以把其中一架就送給了安成郡主。
如今安成郡主的這個面盆架才用了多長時間,腿足上的木楔子就壞掉了,要知道她那裡的面盆架和永平嫁妝裡的面盆架是同一個地方買來的,這豈不是說明永平的面盆架也有可能是劣質產品嗎——
要說明朝一個令人稱道的地方就是傢俱制式的創新和普及,不僅繼承了前人傢俱的手藝和款式,還推陳出新許多新式傢俱,在器物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後世傳世的傢俱必要首推明式傢俱,這些傢俱用料做工無一不考究。
都能流傳到後世風風雨雨經歷幾百年的東西,怎麼會輕而易舉就腐壞變形了呢,張昭華覺得不太可能,況且還是給王府打造的東西,更可謂是精工細作了,怎麼會說壞就壞了呢?
“安成有沒有事?”王妃急忙問道:“那架子高的很,有沒有砸上她?”
“娘娘安心,”李嬤嬤道:“郡主離地遠著呢,那架子倒下來的時候人都避開了,沒有砸上的。”
正所謂是個六足高面盆架,足有一米八了,還是黃花梨制的,自然厚重,更何況這種盆架有大小三面牌子,嵌裝高浮雕山水人物故事紋花板,搭腦以下還安了一卷草紋牙板,底下還有橫柺子。這樣的東西砸下來,可是有點駭人了。
“沒傷著人就好,”張昭華想了一下,道:“母親安坐,我去看看吧。”
張昭華一路上就在盤算,如果安成郡主的面盆架子確確實實是工藝上的問題,那就一定要去郡主府看一看同一批的花梨木大件擺設了。她這麼想著,就走到了安成郡主的院子裡。
面盆架子已經被扶起來放在了院中,張昭華走到近前,卻發現這東西幾乎是四分五裂了,六個腿足全都分散開來,各個比大擀麵杖還要大一些,把兩頭削細了說不定還真能用作擀麵杖——她蹲下來細看,在看清楚了整個構架究竟是哪一處壞掉了之後,不禁更添猶疑。
首先要說,中國古時候的建築是幾乎不用釘子的,是利用榫卯建築和加固物件。所謂的榫卯,就是在兩個構件上採用凹凸部位相結合的一種連線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進部分叫卯。房屋建築構架一般包括柱、梁、枋、墊板、桁檁、椽子等基本構件都用的榫卯。而宮殿也不例外,很突出的就是建築屋脊上的飛簷、斗拱這些構件。
而在傢俱上,榫卯也是傢俱的主要構成方式,正是因為每一塊木料是相互獨立,需要用一定的方式連結起來才能組成傢俱,所以傢俱都是可拆卸的,這就是大件傢俱分拆成“抬”,一抬抬抬進門去的意思。
榫卯是古建築的精華,因為木構件上凸出的榫頭與凹進去的卯眼不只是簡單地咬合,由於構件形態不同,由此衍生出千變萬化的組合方式,那究竟是有三十三種構架方式,還是七十二種,這都是工匠的本事了。
眼前這個面盆架,它有六條腿沒錯,但是六條腿能穩定靠牢,就依靠三條棖子架間連線穩定。這三條棖子的構設就是來源於十字棖,即交叉如十字的棖子,十字棖多在方凳、方桌四腿對角設交叉橫檔,如今這東西就是在十字棖上面多加一條棖子,中間一根上下皮各剔去材高的三分之一,上棖的下皮和下棖的上皮各剔去材高的三分之二,拍攏後合成一根棖子的高度,三條棖子就處在了一個平面上。
那這個黃花梨面盆架除了上面有三根棖子交接成一個平面用來放置洗臉盆之外,在底部還有三根棖子交接出一個平面用來對稱凸顯一種美觀——當然不僅是美觀,因為這也是一種保險,哪怕上面的棖子斷裂了,只要下面的棖子還牢靠,那面盆架子就不會倒。
但問題是上面的棖子和下面的棖子同時都斷裂了,所以根本收攏不住六條腿,這架子的倒塌也是理所應當了。
怎麼可能同時斷裂呢,張昭華挑起一根棖子來看,摩挲著裂口,發現似乎是凸起的。她一時腦中閃過千頭萬緒來,但是什麼都還沒成型,就被旁邊的錢嬤嬤打斷了。
“娘娘,郡主都問您兩遍了,”錢嬤嬤微微努了努嘴:“您太入神了,不知道是發現了什麼嗎?”
張昭華抬頭一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