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年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章 白袍,昭華,驚年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惜在李濬之後七八個,居然沒有人再射中了,甚至其中有一個就差毫釐,箭矢是貼著柳枝過去的,倒是射穿了一片柳葉,看得眾人大叫可惜。
之後直到朱能那裡,才射中了——他方才用換用左手射箭,很是揚眉吐氣,不過這一回也沒有掉以輕心,只見他輕縱韁繩,馳馬繞到指定地點,卻沒有輕易彎弓,而是忽高忽低地看了半晌,然後控馬後退了七八步,忽然馳騁起來,在馬奔騰第三步的時候忽然搭弓抽箭,把箭尾卡在弓弦上,弓弦又貼頰收緊,向後用力一拉,這張大弓立刻變成了半圓形,之後手一鬆,“嗖”的一聲箭就飛了出去,下一秒就聽到不輕不重的“撲簌”一聲,紮在土裡的柳枝就應聲折斷,甚至隨著弓箭直直飛出去好大一段距離才落地。
觀禮臺上一片呼喝,顯見他這一箭射地確實好,讓大家很服氣。連坐在聯璧閣這裡的女眷都嘖嘖稱讚了一番,小王夫人表面上不忿,可是眉梢眼角明明都是高興,把張昭華看得可樂。
之後有個壯士,看面貌五官都不類漢人,這就是張昭華一直聽聞的歸附的蒙古人火裡火真。他躍馬前行到地方,那箭也是快如閃電一般,張昭華這邊看的是射中了,因為柳枝也是拔地而起,但是軍官檢視的時候卻發現箭其實並沒有射穿,而是擦著柳枝條的邊緣過去了,因為這支箭著實可謂是力道十足,居然在枝條一側擦出了白色的痕跡,所以柳枝是順著箭飛出去的,而不是射中。
在張昭華看來,能射中柳枝真的非常難了,你想柳枝是什麼形狀,不過是一個指頭那樣的寬度罷了,而且還隔著二百步的距離,像火裡火真這樣的,箭矢能帶動柳枝飛出去,在她看來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想來燕王也是這樣想的,其他人也稱讚火真這一箭不錯,但是火真自己操著有些口音的漢語搖頭道:“沒射中就是沒射中!金是金銀是銀,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是火真技藝不精,火真甘願認輸!”
他這樣耿直的性子很是讓燕王喜愛,最後居然也賜他一件金甲,這種金甲就是細魚鱗甲,不過用黃銅所制,工藝十分精湛,而且穿在身上射不可入、光可鑑人。第二場比賽贏得此甲的人不過七八個,都覺得很榮光。
一連兩場比賽下來,燕王讓暫時中止了,叫了早在聯璧閣西邊閣子裡等候了許久的樂伎樂戶們上來表演,張昭華看得興味十足,意猶未盡,她見樂聲響起了,就準備讓典膳所那邊的人把早已備好的粽子糕點還有各式水果、果脯往席上送去,結果她一站起來,就感到一股熱流衝到下身來了,嚇得她趕緊收胯,以半蹲的姿勢重新坐回了椅子上。
她小日子向來不準,一向是往後推三五天,沒想到這次居然提前來了兩天,張昭華心裡暗恨自己大意了,一邊又害怕自己的裙子上面是不是染上了——她這次穿了個綠色的裙子,上身是真紅色的短襖,想到這裡她就更惱恨了,為了貪圖涼快沒有穿長襖,若是當真沾染了,穿了長襖還能遮蓋住屁股,如今她穿的是短襖,什麼情況就一覽無餘了。
張昭華就朝東面望去,含冬本來在綵棚裡頭也興致勃勃地觀看呢,張昭華衝她揮了揮手,兩次之後她才看到,繞了一圈走到閣子裡,張昭華就低聲把情況一說,之後含冬在她身後看了,裙子也沒有髒汙。之後含冬就匆匆回廣寒殿給她拿帶子去了。
張昭華是左等右等簡直算是度秒如年,終於在第三場比試開始之前等到了含冬回來。一看之下十分好笑,因為含冬倒也是個聰明的,竟然將月事袋子裝在了食盒裡提了過來。張昭華趕緊退到聯璧閣裡頭的淨室裡換上了帶子,才算長吁一口氣。
不過等她出來的時候,卻看到含冬倚著牆壁神思不屬的樣子。
張昭華上去拍了一下她,道:“在想什麼呢!”
含冬神色很猶疑,欲言又止,這當中也有一位夫人從淨室裡走出來,嚇了她一跳,扯住張昭華的袖子,請她換個地方說話。
兩人一直走到閣子後面的一處林子裡,前後都沒有半個人影,含冬才囁嚅著說了。原來她奔回廣寒殿的路上,沒走春塢那一條路,走的是西下的凝暉閣那一條捷徑。凝暉閣那邊的道路不太平,算是一條沒修葺好的石子路,一般不會有人走的,含冬為了趕時間就選了這條路,沒想到在經過院子的時候,讓她聽到了裡頭有聲音。
“是誰的聲音?”張昭華問道。
“去的時候,”含冬道:“聽到裡頭有男女說話的聲音,原先我想著可能是哪個公公和宮女在說話,當時沒想什麼,只是覺得那名女子說話的聲音有些耳熟。之後我拿著東西再次經過的時候,看到有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