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年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章 販鹽,昭華,驚年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昭華一邊和王氏說話,一邊叫含冬去給永平郡主送兔子過去。含冬知道昨日跟永平郡主結下的這一點點齟齬,張昭華又教她說了幾句不著聲色奉承的話,才放她去。

王氏是想問又不敢問,她知道府裡這幾個郡主,就算是張昭華的小姑子,小姑子不好相處,沒事還要挑事呢,要真要結下了樑子,吃虧的自然是張昭華。況且只要在家一天,還真沒有什麼辦法對付她,就是忍著捱著等她出嫁了,也有回來添堵的時候。

說到底是高嫁的原因,以貧寒門戶嫁入王府高門,自然不能抵擋他人考究的眼光,這個情理就是放到後世那樣開放的時代,也是一樣。有多少女孩夢寐以求嫁入豪門,但是豪門金絲雀的痛苦又不能為人所知,人前光鮮人後嚥著苦水,因為身份配不上的原因,別說是家人,甚至就連僕人,也敢給臉色看。

王氏就是知道這個理兒才擔憂張昭華日子過得不如意,但是其實她是多心了,王府的男女主人並沒有因為張昭華門第不匹配而對她有什麼輕賤之意,丈夫高熾更是沒有一絲一毫嫌棄的心思,王府的孩子受到父母影響,對她釋放善意,就連永平,也只是脾氣難伺候了一些,也不是心思叵測之輩。

張昭華在見到馬氏和江都郡主的時候,一度以為天家的人都是那樣機心難料,勾心鬥角的,但是在遇到北平的一家人之後,才覺得上天對她是厚待的。

張昭華寬慰道:“娘便是放下心來罷。我自嫁過來,再沒有比這更舒心的日子了。”

如此說了幾句,王氏總算信了她,之後又有點發愁地說:“你二哥,他又想往外頭跑。”

這個往外頭跑,不是逃家的意思,就是說張升又想做商隊的生意了。對這一點張昭華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一邊高興他沒有被這一場禍事打垮,一邊又擔心他腿腳不靈便,剛來北平不多久也人生地不熟。

不過鄭氏倒是道:“就先做一做北平城裡的小生意,我們的意思是,先給他盤個鋪子,走商隊不是一時半會就走的了了,他先把鋪子打理好了,往來經營,臨時招募些不知根底的幫手,不如帶上鋪子裡得用的活計。”

“嗯,”張昭華點頭道:“是這個理兒。他原先說是想做什麼生意來著?”

這下王氏和鄭氏都有些遲疑,問了兩三遍才道:“他是想做鹽引販鹽,想販到缺、缺鹽的地方去。”

這下張昭華倒吸一口冷氣,厲聲道:“別的都行,獨獨這個不可!”

“北平這地方,”張昭華跟他們說了鹽商被殺的事情:“不比其他地方,通著元蒙人,還通著朝鮮,生意不是那麼好做的,禁令上說,和外番私易貨物,嚴治其罪!”

皇帝不許中國金、銀、銅、錢、段匹、兵器等物出番,遂於洪武二十三年十月二十七日詔戶部申嚴交通外番之禁,若有官司縱令私相交易者,嚴治其罪。

“升哥兒膽子真是包了天了!”張昭華道:“什麼是缺鹽的地方,哪個地方缺鹽?他是想走燕王府的門路,拿到鹽引,販鹽往蒙古人色目人那裡賣!”

“你告訴他,絕對不可能!”張昭華越說越氣:“想打著王府的旗號做買賣,他做夢去吧!從前咱家沒起來也罷了,心也沒這麼大,安安分分老老實實地;如今見我起來了,心也跟著大了!敢借著名頭漁利去了!這樣在外頭敗壞我的名聲!叫我在府裡沒臉!”

王氏見她發這樣大的火,說話都磕巴起來,倒是鄭氏還能解釋清楚:“娘娘息怒,二弟還不敢借王府名頭,他說是要跟普通來北平販鹽開中的商人一樣,自己籌運糧食,自己去官府換鹽引,然後自己走商隊出塞。”

“他也就哄騙你們了,”張昭華不聽也就罷了,聽了更是憤怒:“他從哪兒籌運糧食?”

“就是不幾天前,”鄭氏道:“他碰到了原先永城裡一起走商隊的人,那人是從山西過來的,一問才知道,這幾年,這一支商隊做得最大,和山西大同官府那邊都打通了關係,山西沒有多餘的糧食,他們就從河南和山東運糧,開中法在山西那邊行得最好,只要運糧過去,官府絕不拖欠,當天就能發下鹽引下來,拿著這張引票就可以去兩淮、運城鹽池換鹽,然後再賣掉,其中的差額利潤很大。”

張昭華想起小時候生活,鹽價貴的原因就是這些鹽商操控的結果,把鹽販到缺鹽的地方自然能獲利巨大,如果把鹽販到不產鹽的地方,那利潤就不止百倍千倍了。

果然鄭氏又道:“那人又說了,他們這些人裡面有更聰明更有決心的,不往內地販鹽,往蒙古人那裡販。”

“怎麼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借蝶殺人:蝶葬

打死也不說

黃帥心語

九十八度

大神夫人狠彪悍!

巴喬的中場

誰讓這小子契約雙胞胎校花的?

夢見星辰s

卷死後他穿成了天才兒童!

懷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