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年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六章 東宮屬官,昭華,驚年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永樂二年四月,頒詔天下,立皇長子高熾為皇太子,封高煦為漢王,高燧為趙王。隨即又冊張氏為太子妃,韋氏為漢王妃。

皇帝對韋氏的冊封是有些推三阻四的,但是徐皇后卻為韋氏說話,才讓皇帝一併冊立了韋氏。高熾正位春和宮,高煦如今在開平,高燧被派去了北京鎮守。高煦和高燧如果回到南京,就要住進諸王館之中。

諸王館中,住的是高皇帝未曾就藩的兒子,從第二十子韓王朱松到第二十五子伊王朱?,一共六個藩王,封號及封地都是高皇帝在世的時候所封。所有在京的藩王都住在諸王館之中,不可能建造府邸,因為他們將來是要就藩封國的。

漢王高煦的封地在雲南,趙王的封地在河南彰德,由此可以看出皇上對漢王的另眼相看,因為皇帝並沒有說高煦的具體封地,也就是將雲南整個地方,都封給了高煦——在雲南,高煦就是名副其實的王了,他的權力,比黔國公沐府還要大。

朝廷對西南諸蠻夷,只是籠絡,或者征討,並沒有出現一種叫“改土歸流”的政策,雲南沒有多少官吏,所以能在雲南封王,就是當真將雲南這地方,送給了高煦,他有了獨立於中央之外且不受統轄的王國。

張昭華對這個封法沒有異議,畢竟原先擺在高煦面前的,是皇帝曾經許諾的太子之位。

第一天的時候,諸王並長公主們,前來拜見。高熾和張昭華在門外親迎。大家以家人禮相見,但是坐在了一處,卻規規矩矩地,不知道要說什麼。

這些人,身在皇家,見到了太多的東西,從高皇帝時代的腥風血雨中走來,又目睹了靖難這樣血流漂杵的慘烈,那麼所謂的手足、所謂的親親,所謂的骨肉,就什麼都不是了。

第二天,內閣侍講學士七人解縉、黃淮、金幼孜、胡廣、胡儼、楊士奇、楊榮聯袂前來拜見。

“臣等奉命,”他們道:“為殿下講書。”

“講讀之事,左春坊庶子、諭德、中允、贊善各奉其職,此外還有洗馬、校書、正字等官,我等先具經義,呈送陛下閱覽,之後為殿下開講。日講,即早朝退後,請殿下出閣升座,講官開始授課。講官之中,分東班和西班,一般是東班講《四書》,史、易則由西班侍讀講解。到巳時左右,方才完畢。”

“臣解縉,”解縉道:“為殿下講《書》。”

“臣黃淮,”黃淮道:“為左春坊左庶子,為殿下講《禮》。”

“臣胡廣,”胡廣道:“為右春坊右庶子,為殿下講《詩》。”

“臣金幼孜,”金幼孜道:“為右諭德,為殿下講《春秋》。”

“臣楊寓,”楊士奇道:“為左中允,為殿下講《易》。”

這五人以侍講學士兼任太子屬官,張昭華和高熾連連點頭,知道這就是皇帝為他們配備的政治資源了,尤其是這幾人全都在文淵閣日值,都是皇帝的心腹,可見皇帝對高熾的看重。

“諸位先生請起。”高熾和顏悅色道:“諸位都是國家賢才,高熾德不足稱,深思託付之重,戰戰兢兢,惟望大家,齊心協力,輔我不逮。”

“謹遵殿下之命!”七人俱都行禮。

到了張昭華這裡,她深吸了一口氣,道:“敬承皇命,本宮忝為儲妃,冠服儀表,尊貴非常。”

“宮闈之重,王化始於宜家。非躬全懿範,不能用式於家邦。”張昭華道:“我當乾惕己身,賢佐中饋,以佐內助之美。”

“娘娘賢明!”眾人一併拜倒。

張昭華又請他們起身,道:“我聞昔時,懿文太子與東宮屬官相坐,同講《皇皇者華》,盡暮散去,人稱太平盛事。今亦願與卿等同之。”

幾個人都是天下最聰明的人,聞言心中都是一動。

懿文太子時候,確實曾經和東宮屬官們,共同講過《詩》,但是不止《皇皇者華》這一章,《詩經》中的篇章,幾乎是每三日講一篇。

但是眼前這位太子妃,專門提出了《皇皇者華》這一章,用意實在是太過深刻。

《皇皇者華》是小雅一篇,是使臣出外訪賢求策,在途中自詠之作。開頭用“皇皇者華,於彼原野”的美景烘托了燦爛鮮明的光彩,為奔波勞碌的使臣們提供了一個心曠神怡的廣闊天地;接著連用四章的篇幅,詳寫奔波在路上的各色馬匹,不厭其繁地描述它們“載馳載驅,周爰諮諏”,實在寫使臣之多、馳騁之疾、求訪之勤、事君之忠。

既慰勞使臣行道的辛苦,又戒其必須忠於使命,這就是太子妃對他們的告誡。太平盛事是有,但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借蝶殺人:蝶葬

打死也不說

黃帥心語

九十八度

大神夫人狠彪悍!

巴喬的中場

誰讓這小子契約雙胞胎校花的?

夢見星辰s

卷死後他穿成了天才兒童!

懷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