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年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章 從良,昭華,驚年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湘官就笑眯眯道:“舍人不會人深意,剛道泉臺不去隨。賤質何妨輕一死,豈承浪語汙君子?”
她說完這話,就又連蹦帶跳地回到了張昭華身邊,張昭華但看呂震臉色紅紅白白,而這六七個學生也人聲嘈雜,頻頻向自己這邊看過來,就知道是方才那幾句是戳到他們心窩子上了,心下頓時一陣痛快。
名滿天下者,往往會謗滿天下。而白居易和朱熹的謗,就和女人脫不開干係。
一代名妓關盼盼於唐德宗貞元三年,出身於書香門第,精通詩文,更兼有一副清麗動人的歌喉和高超的舞技。後來,關家家道中落,墮入風塵,關盼盼被徐州守帥張愔重禮娶回為妾。張愔雖是一介武官,卻性喜儒雅,頗通文墨,夫婦情深義重,海誓山盟。
兩年之後,張愔病逝徐州,關盼盼無法忘記夫妻的情誼,矢志為張愔守節。張府易主後,她隻身移居到徐州城郊雲龍山麓的燕子樓,只有一位年邁的僕人相從,燕子樓地處徐州西郊,是張愔生前特地為關盼盼興建的一處別墅,而丈夫死後,關盼盼便不再歌舞,也懶於梳洗理妝,平靜安閒地度過了十年,直到有人將關盼盼所寫的“燕子樓新詠”詩三首讓白居易觀閱了。白居易深為關盼盼才情所動,大詩人愛不釋手地反覆吟詠,卻忽然心生一個想法:張愔已經逝去十年,關盼盼尚為他守節,如此情深義重難捨難分,為何不追隨他到九泉之下,成就一段令人感嘆的悽美韻事呢?
於是在這種意念的驅使下,白居易十分寫了三首詩寄給了關盼盼,唯恐關盼盼不能理會他的意思,又寫了一首最為刻骨的詩:黃金不惜買娥眉,揀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去不相隨。
關盼盼接到詩箋,見詩中刻薄之意,尤為傷心激憤,依白居易詩韻奉和七言絕句一首:自守空樓斂恨眉,形同春後牡丹枝;舍人不會人深意,訝道泉臺不相隨。詩中所言的“形同春後牡丹枝”正是白居易當年誇讚她的話,這就是痛恨白居易在她花開時捧贊她,當她即將凋落時,竟還雪上加霜,逼她一死全節,於是絕世而死,死前只吟誦一句——兒童不識沖天物,漫把青泥汗雪毫。
而另一位朱文公,其實缺點不少,然而做出了一件讓大家都有些不恥還讓皇帝嘲笑是“秀才爭閒氣”的事情,就和一位名妓嚴蕊有關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