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年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九章 樂伎,昭華,驚年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熾走了之後,張昭華就開始了一段日子的悠閒生活,因為這時候府中不再像正月那樣忙碌,也不像燕王出征的時日那樣緊繃著一根弦,她就覺得輕鬆了許多,每日便帶著馬寡婦和藍藍兩個遊玩,因為她們來了北平,雖然和王府認了親,但是並不能自此以後就住在王府了,這還是惹嫌疑的,所以王府還是給她們找尋了一處住處,但是張昭華問詢了一下覺得地方不太好,乾脆讓她大哥張昶在自己家旁邊買了一處院落,於是兩家又像昔時那樣做了街坊鄰居。
這處宅院還是要稍微翻修一下的,在施工的這些日子,張昭華就帶著馬嬸和藍藍轉了轉北平,去了幾個她原先去過的佛寺,其中景色最美的當屬北平西部的大萬壽寺了,因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故民間一直稱為潭柘寺,這就是後世的潭柘寺,而又有很大的區別,張昭華進去看過,與記憶中的完全不一樣,她由此猜測潭柘寺在後來的日子裡,應該也經歷過數次整修和重建。
雖然說佛堂佛殿有不同,張昭華覺得這時候的潭柘寺規模不大,殿堂也比較小,畢竟北平還不是京都,而潭柘寺也不是之後的皇家寺院,所以這寺只是北平一處香火還算可以的普通寺廟,唯一讓張昭華覺得值得一去的就是潭柘寺的風景,因為背靠一座渾圓的小山寶珠峰,此山植被繁茂,松柏蒼翠,花繁草盛。站在寺前,環顧四周,但只滿目青綠,蒿草新綠,著實賞心悅目。
寺內的景色流泉淙淙、修竹叢生,沒有看到古銀杏、娑羅樹,甚至玉蘭花,毗盧閣殿前東側,在張昭華上輩子記憶中的兩株紫玉蘭,並沒有在這一世看到,不過寺內有迎春花和桃花,花開時依然滿樹粉紅,透過殿堂前的鐵焚爐、銅香爐內氤氳繚繞的煙雲,耳邊還有鍾罄聲悠,幡幢微蕩。遊人至此頗有一種超凡入聖之感。
張昭華微服而來,身邊帶著寒英、翠英和湘官、淮官這兩個新來服侍她的小丫頭,嘰嘰喳喳地都挺高興。她坐在樹下等馬嬸和藍藍好一會兒才見她們出來,張昭華進佛寺不過是賞玩風景,禮拜了一下佛祖就出來了,她對佛教既不詆譭也不崇敬,讓她感激的是南京天禧寺曾經收容過她一家人的恩情,所以在聽說潭柘寺也有客舍,也收容一些窘迫無計的人之後,心中就很高興。
但是馬嬸就是虔誠的信徒,因為自己多舛的命運,就特別深信,在裡面不知道禱告了多長時間,出來的時候居然一臉愁容,看得張昭華一驚,一問才知道剛才馬嬸求了個籤,解籤的僧人雖然沒有明著說,但是言辭之間也可以聽出,似乎這個籤代表的意思並不是特別好。
“若是給我求的籤,是個下籤也就罷了,”馬寡婦憂悒道:“我這一輩子就這麼過來了,昨日種種,今日種種,都沒有分別,但是這支籤我是給藍藍求的,藍藍這輩子還長呢,她的命可不能比著我這樣的——”
張昭華就寬慰道:“您這就是多想了,您想想,籤筒裡頭就那麼多籤,來求籤的人千千萬萬,不知道有多少人抓到了同一支籤,難道這些人的命運就一樣了麼?如果人的一輩子被一支簽上的四句話圈死了,那他的人生還有什麼繼續進行的必要呢?”
然而馬寡婦卻似乎並沒有聽進去,只是搖頭道:“不能不信這個,不能不信這個……”
張昭華就不好再說什麼了,之後她們又逛了逛寺裡,馬嬸的精神似乎好了一些,到晌午的時候,大家就乾脆在靜室裡用了齋飯,因為潭柘寺的齋飯還算潔淨,這一頓飯吃得還算好。
不過還沒等到吃完呢,外頭忽然喧鬧起來,張昭華打發寒英出去看,不一會兒回來說外面六七個男子圍著一個女子不讓走,推推搡搡地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張昭華本來不想理會的,但是外頭聲音越來越大,她就皺著眉頭站起來,叫馬嬸和藍藍稍坐,自己帶著人出去去看了。
果然繞到佛堂前面,就看到幾個年輕後生圍著一個女子,言辭褻侮,雖然有僧人上來勸解,但是這些人並不畏懼,反而愈加喧譁。
“別跟我說大道理,”為首的這個公子哥似乎很囂張:“道理在我,放去官府也是我有理!”
佛寺裡還有其他的香客,遠遠看著不知道誰說了一句:“這是強搶民女麼……”
沒想到被這群華服公子哥聽到,反而毫不避諱道:“強搶民女,也要看她是不是民女,是不是良民!”
喧鬧之間,聽不太分明,不到片刻就有一個男子驚慌失措地趕過來,作揖求情,然而並沒有什麼用,反而被這幾個公子哥拳打腳踢,倒在地上慘嚎起來,一時間場面大亂,眾人都紛紛走避,任由這幾個人行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