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年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三章 心頭之恨,昭華,驚年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昭華猛然一躍,抓住了大旗的一角,將之拖曳在馬後,她馬不停蹄朝著一個方向奔跑,身後頓時引來數百騎跟隨,這些人呼喝著“殺,殺——”,像是洪水一般尾隨著她。
南軍自以為是乘勝追擊,然而張昭華策馬狂奔至一處,忽然立住了——南軍還沒有絲毫的反應,就忽然見到山坡上出現了一排人,而這群人的手上,還握著火銃。
最前頭的官兵看得清楚,嚎叫起來,然而已經來不及了,每排銃兵人手一支槍,五十到一百步的距離,就算騎馬速度快,基本也都有六七成的命中率,不論打中人還是馬,都算是打中了目標。
隨著震天的槍聲,洶湧而來的南軍紛紛落馬,後面的知曉厲害,立刻撥馬而回,只可惜後面就是李遠的追兵,頓時衝殺上來,不知有多少人被當場打死,混亂中的南軍已經徹底變成了無頭蒼蠅,精騎的損失一下子達到了三成。
張昭華立馬在山坡上看得真切,又指揮著娘子軍再次裝填好彈藥,下令再次射擊,空闊的平原上無遮無掩,山坡上陡然爆出猛烈的火光,伴著響亮的齊射聲,面前的南軍又齊刷刷地撲倒了一大片,而戰馬的嘶鳴聲更大,已經開始顛簸背上的人了。
袁宇也在這昏亂的人群之中,他聲嘶力竭地慘叫著,因為他的右臂也中了一彈,他想要控制局面,然而這局面已經不是他能控制的了。大片大片的南兵撲倒在地,馬蹄踏在死屍上,死者身上流出的血又一次激射出來,已經染紅了這一片平野之上的爛泥。
此時李遠又下令射箭,燕兵萬箭齊發,直直往煙霧的騰起處拼命射箭。利箭有若暴雨一般射來,隨著“咻咻”之聲,又不知有多少人被射穿。
眼看著南兵不敵,撒丫子向南逃去,張昭華立刻堵住他們逃竄的路——李遠故意讓燕軍放開一個口子,驅使潰敗的南軍一直朝北而行,而燕軍不緊不慢地跟上,眼看著遠了就加快速度,眼看近了又放緩速度,就像是趕羊一般。
張昭華回頭看了看這片土地,豐縣是劉邦的出身地,而沛縣又是他得了功業的地方,這一帶甚至也是曹操的鄉土,為什麼他們能乘勢而起逐鹿天下,尤其是劉邦,百戰百敗,而最終克成帝業——
張昭華在馬上不知道顛簸了多少時辰,腦袋一片昏沉,放眼天邊,雲霞好像都是她見過的血色了,地平面上又閃爍著的火光,像是流星一般遠去了。
“將軍,追兵!”一個眼尖的軍士指著後面大聲道。
張昭華渾身一震,果然看到影影綽綽的旗幟,她知道這一回來追擊他們的是誰,應該是何福。
“到哪兒了?”張昭華不知道這裡是什麼地方,何福比她想象中的來得快多了。
“快到臨清了!”譚廣大吼道:“不能叫他們追上!”
臨清與德州距離不遠,若是何福的軍隊將他們攔截,那很快盛庸和鐵鉉就會聞訊而出,到時候三方就會將他們包了餃子,那種情況下,當真是插翅也難逃了。
張昭華再沒有別的信念,只能策馬奔逃,何福的軍隊在後面死死追擊,兩方之間相差不過四五里,張昭華甚至都能清楚地聽到身後南軍的鼓譟聲。
“跑!”李遠吼道:“跑過漳衛河,咱們就安全了!”
漳衛河就是漳河和衛河河流的一段,李遠說的不錯,這裡有一個元代修建的大水閘,水閘的功用是洩水擋沙,用以防淤和疏浚。因為此時黃河雖然奪淮入海,但是時時有重回海河河道的趨勢,也有分流進入漳河的,元朝興建運河的時候,在這裡見了一個大水閘,疏浚河道時候就關閉閘門,使泥沙沉積在閘門外。開啟閘門的那一刻,利用水閘內外的水流落差,將沉積的泥沙沖走。
漳衛河河寬只有一百米左右,上面修建了一座不大不小的橋,燕軍從橋上過去,情急之中,也有十七八個不留心連人帶馬滾落下去的,只要掉下去就沒有救了,因為這河雖然不大,卻也有六七米深,如今更是傍晚,已然是看不清遠處了。
張昭華臨到橋上,忽然害怕地不得了,總有一種自己也會被擠入河中的感覺,最後還是蒲察夾住了她,將她裹在自己的馬上,帶過了橋。
“快,快——”李遠在河邊舉火照明,已經看到了何福的前頭部隊,他握著閘門,對掉落在後面的人馬嘶吼道。
張昭華越過河去,藉著火光一看,發現最後還沒有上橋的居然是小紅和五娘兩個,她們的戰馬嘶鳴不已,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是不肯上橋。
小紅和五娘只能下馬來,相互攙扶著上了橋。然而身後的追兵已經到來,將小紅從領子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