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年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三章 咬春,昭華,驚年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除夕的早上,張昭華就鋪開紅紙,把昨晚上想了一晚上的桃符對句寫了出來。

桃符就是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漢朝時候出現了神荼、鬱壘二神的形象,以為能鎮邪。到了五代時候,在桃木板上書寫聯語,其後書寫於紙上,到了如今的洪武年間,終於有個一個新名稱,**聯。

春聯的普及就是在這個洪武朱皇帝的時代,朱元璋本人非常喜歡楹聯,曾經下道聖旨,要求帝都金陵不論公卿士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所以南京這樣的風俗很快傳下去,大明治下的府縣,不論大街小巷,不管是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都跟風掛聯,倒是比推行寶鈔快上幾倍。

這位朱皇帝是喜歡微服私訪的,據說在金陵夜行經過一戶人家時,看見這戶人家的門上沒有貼春聯,只貼了兩張紅紙,於是便去詢問,得知這是一家閹豬的不會寫聯,便題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

不知道以上的傳聞是不是真的,宮中如今雖不禁食豬肉,但是讓這位頗多忌諱的朱皇帝親眼看到殺豬,還笑嘻嘻地幫助題詞一副,恐怕也是不太可能的。

不過金陵達官貴人的事情離得太遠而且也沒什麼干係,張昭華這裡要寫的是自己家的對聯,她一氣書了五六聯,拿出去給張麒看,張麒見她大字寫得端正,很是高興,又見這春聯不是以往的“爆竹一聲除舊,桃符萬戶”,而是換了新聯,就仔細看道:“喜居寶地千年旺,福照家門萬事興。”

“這個好啊,”張麒喜道:“向陽庭院花開早,勤勞人家喜事多——這個也好。”

王氏聽張麒念著,道:“俺覺得這個‘年豐人增壽,春早福滿門’也好聽。”

“這裡頭選一個掛在大門外面,”張昭華笑道:“我給每個人還寫了聯子呢。”

給張麒和王氏的正房門外,張昭華準備的是“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屋”,給張昶的新房門楹準備的是“魚水千年和,芝蘭百世昌”,她原先想寫一個“紅梅多結子,綠竹廣生孫”的,但是又害怕新婦多心,生孩子是早晚的事情,不用催逼這麼緊,讓大家都不自安。

給張升的是一副“取九州四海財寶,佔天時地利人和”。這兩句是有深意的,如今舉家供養他一人,可謂是佔盡了人和,如果將來沒有混出明堂來,那可就是赤裸裸地諷刺了。

最後她想了想,也給自己寫了一副春聯“書存金石氣,室有蘭蕙香”,以此為勉,希望自己多多讀書多多上進吧。

最後大家都喜氣洋洋地貼了春聯,王氏也拿出她剪的福字一同貼在門窗上。張昭華以往沒注意,如今看了便奇怪道:“阿孃,為什麼不把這個福字倒著貼了?”

“為什麼要倒著貼?”王氏驚訝道。

“福倒了啊,”張昭華比劃了一下,道:“福倒了!”

王氏慢了半拍才反應過來,笑起來:“真是花樣多!”說著卻猶猶豫豫地真的貼了一個顛倒的福字。

張昭華就在大門上去貼,王氏道:“門上不貼,等媳婦進了門,要貼雙喜字!”

“還有七八天呢,”張昭華笑道:“先貼了福字!”

大門上端端正正貼了兩個倒立的福字,被過往的村民看到,叫喚道:“你家的字,好似是貼倒了咧!”

“沒錯,”張昭華意有所指道:“福倒了,福到了嘛——”

這一聲“福到了”便被孩童清脆的聲音遠遠地傳了出去,越叫越響。村裡幾個有見識的聽聞了便道:“他麒大叔家,是要興家了!”

這一天從早到晚都在放鞭炮,噼噼啪啪地分不清是鞭炮聲還是歡笑聲,總之聲聲入耳。似乎這種隨風襲來的濃烈刺鼻的鞭炮爆竹的味道和臘肉的飄香就是過年的全部味道了,聞著就有一種骨頭都酥麻了的感覺。

晚上的時候家裡圍坐著吃了燉羊蹄,這一鍋燉地肉爛透了,裡面還放了山藥和胡蘿蔔,吃的張昭華滿嘴流油,本來肚子已經飽的不行了,但是看到王氏端出來的一盤扁食,她又忍不住伸出筷子去吃。

扁食就是餃子,只不過這時候大家都叫扁食,張昭華也就習慣了,一盤羊肉芹菜的餃子下肚,張昭華自己都覺得直不起腰來了,動一動手指頭的力氣都懶得使出來。不過吃飽了肚子是要來守歲的,王氏在這個上面很較真,說不讓睡就不讓睡,坐在椅子上陪張昭華打絡子,看到哪個昏昏欲睡了,就賞一個爆慄上來。

桌子上擺滿了糕點糖果,各個都有寓意,比如說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借蝶殺人:蝶葬

打死也不說

黃帥心語

九十八度

大神夫人狠彪悍!

巴喬的中場

誰讓這小子契約雙胞胎校花的?

夢見星辰s

卷死後他穿成了天才兒童!

懷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