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年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一章 天風地火,昭華,驚年渡,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在知道你們的計劃,其實都在人眼皮底下了吧?”道衍桀桀笑道:“這就是你們謀劃了二十年的東西?真是太讓人失望了。自以為高明的謀劃,在別人眼裡不過是演了一出猴戲,越是蹦躂地歡,越是離死不遠!而且這一次,他連最後那一點百姓對他的同情,也要敗壞乾淨了!”
鄭洽渾身發抖,露出惡狠狠的神色:“就算殺不了皇帝,太子一定死定了!”
“本來太子也許死定了,”道衍還是一副欠揍的樣子:“本來老衲不管他們朱家誰死誰活,南京甚至天下折騰成什麼樣,都跟老衲無關。但是你千不該萬不該,敢跑來靈谷寺大逞威風,這麼多年來,敢和老衲作對的人,下場只有死。你們既然要抓住太子,老衲就只好讓太子平安無事了!”
“我信你胡言亂語!”鄭洽揚起大刀:“太子在孝陵,他走不脫了!”
“老衲有一個故事要講,”道衍道:“是關於孝陵的,你想聽嗎?”
鄭洽心中的恐懼越發濃重了,他依稀感覺道衍的這個故事,會是最後的一次打擊:“孝陵有什麼故事?”
“孝陵護陵駐軍有五千人,這五千人從洪武二十四年就進駐孝陵,”道衍道:“那時候孝陵還沒有修好呢,他們保護的是什麼陵?他們其實是奉命守護懿文太子陵園的,朱元璋鑄了一隻銅虎,告訴護陵駐軍,他們誰的命令都不能聽,只聽命於擁有這隻銅虎的人。”
銅虎被朱元璋交給了朱允炆,而朱允炆沒有意識到這個東西真正的作用,他在朱棣攻入金川門的時候就出逃了,沒有帶上這隻銅虎。但這東西也沒有被朱棣拿到,而是被呂太后藏了起來。
呂氏躲在懿文太子陵園中,朱棣可以降低陵園規格,可以貶損建文的位置,但他不能拿孝陵駐軍如何,這些人忠誠地執行朱元璋的遺命,保護著呂氏,直到三年後,朱棣安插進去的太監終於找到機會縱火,將呂氏的幼子活活燒死了。呂氏僥倖逃出了大火,但她意識到陵園已經燒乾淨了,她不能再居住,也就不能受到駐軍的庇護了。
呂氏做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舉措,她將銅虎交給了前來祭祖的太子高熾。
“這麼多年,”道衍道:“皇帝和太子鬧得這樣僵,就是因為這隻銅虎,皇帝想要這東西,但太子始終不交出來。不交出來也就算了,太子還用了最大的力氣,保護呂氏安危。”
道衍知道一切:“皇帝屢次要廢太子,不是因為太子和他政見不合,而是他害怕自己死了以後,太子會為建文翻案。北平可以不建,首都可以南遷,西洋可以不下,但是太子不能否定靖難。”
“所以我說你們是天大的蠢貨,”道衍轉過了頭來:“你們只需要靜靜等著皇帝死了,太子繼位,那就是給你們翻案,給你們正名的時候了,建文會被追祀為皇帝,壬午之難的忠臣,會進忠烈祠中。但是你們這樣一來,建文就不再獲得世人同情,他和亂臣賊子沒有什麼區別了。”
鄭洽恍惚不已,但他臉上猙獰之色一閃而過:“你以為我們只是要一個正名嗎?那麼多人的血,是白流的嗎?”
“現在你們的血也是白流。”道衍放下念珠,忽然阿彌陀佛了一聲,睜開了他那雙三角眼:“老衲最後再勸你一次,離開南京,離開中土,走吧。”
“哈哈哈哈,”鄭洽仰天長笑道:“我們的計劃一定會成功,你這老禿驢說什麼,我都不信!我這就殺了你!把你的腦袋做成夜壺,以解我心頭之恨!”
道衍也哈哈笑道:“那你就來吧,老衲等著呢。”
“你看我能不能辦到!”鄭洽一把架開道衍身後的武僧,提著刀一躍而上。
“你帶了多少人來?”道衍忽然道。
“二百三十人,”鄭洽痴迷地感受著把刀架在道衍脖子上的快感:“怎麼了?”
“可惜,可惜,”道衍道:“他們都要陪你下地獄了。”
“什麼下地獄?”鄭洽終於感到了不對勁,他盯著道衍乾枯地只剩下一層皮的脖子,準備一有不對就一刀抹脖。
“老衲在這靈谷寺裡,”道衍樂呵呵道:“埋下了萬斤炸藥,這本是老衲自己要送自己上西天的,不過今日看來要應劫數,老衲生前風光,沒想到死後還有人給我清掃黃泉路,一路上前呼後擁,看來也不寂寞了。”
“你說什麼?炸藥?”鄭洽魂不附體。
道衍沒有管身後嘶聲力竭的吼叫,他靜靜地瞧著一片悄然飛進來落在他肩頭的桃花瓣,長吁了一口氣:“大道原來在心頭……桃花三月看飛紅。”
“轟”地一聲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