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皇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章 事後餘波,南北大唐帝國,星辰皇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煜第一次召集安東都護府下轄諸地方官,就殺麥谷、心嶽、蒼巖、木底、藪口、南蘇六州刺史高德興、克宏、明臣子、乙興忠、高效起、大室成定。將逃跑刺史縣令:高維功、高湛興、少室康等人貶為庶民到遼南修港口兩年以贖罪。
當天就下令早以準備好的張世領燕雲鐵騎右衛軍、王虎率屬下三都尉蕭宏關原任強領玄武衛前往攻取蒼巖、木底、藪口、南蘇四州;都尉張自誠領其屬下800朱雀衛取麥谷、心嶽二州。
六州兵力加起來不過八千之眾,本身並非安市、烏骨這樣的軍事重鎮,城防設施更是早以不是高句麗當年那般堅固。
張世、王虎兩衛軍六千兵馬足以攻取蒼巖、木底、藪口、南蘇四州,待城下之後留王虎率玄武衛鎮守;張自誠下麥谷、心嶽二州後就地鎮守。
李煜處置完六州刺史後便對剩下沒有發現明顯有叛唐之意的建安州都督高緩、遼東州都督羽泉、新城州都督於刻行、北扶余州都督明臨錦;及四都督府下轄各州刺史孫代音等人下令。
五日後各自返回駐地,準備糧草集結本府、州兵馬隨時聽候都護府調令,即行征討叛軍。
從都護府府衙返回驛館後,高緩對孫代音冷哼一聲,神色難看的帶著手下人回到自己居住的別院。
孫代音毫不在意,心情頗為舒暢的與羽泉、於刻行等都督刺史話別後才返回別院。
孫代音的長子孫捷然揮退院中下人進到父親房間,早以鬱悶在心,回到別院就迫不急待的問道:“父親,剛才為何不響應高緩救下高德興等人?”
“那你認為為父響應了,高德興等人就不會死了嗎?”孫代音面沉如水,古井無波,沒有回答長子的問話,反問道。
“難道不是嗎?父親可是第一批投降大唐的原高句麗將領,是得大唐太宗皇帝親自任命的巖州刺史。所掌巖州也是現遼東地區少有的幾座未經歷戰火,百姓、軍力儲存完整的城池,即使名為都督府的遼東州也不能及。完全有這個底氣向燕王進言救下他們六人,就這麼讓燕王把他們給斬了。六個州及所轄十多個縣全落到燕王手裡換成他手下漢官,照燕王這個做法,以後咱們高句麗人在這安東哪裡還有什麼話語權。”
“從我投降,高句麗滅亡那一刻,我們高句麗人就沒什麼話語權了。”孫代音苦笑的搖搖頭。
孫捷然不解的爭辯道:“可唐國還需要我們高句麗人來統治高句麗才能使遼東穩定,燕王今天上來就殺六個刺史,將十幾名高句麗刺史縣令貶為庶民發配勞役,這不是促使剩下高句麗人叛亂嗎?”
“高句麗人以經大叛亂了,上月安東大半之地以失,即使現在仍有整個遼東北與鴨綠水以南被叛軍所據。這在燕王眼裡,之前朝廷用我們這些高句麗降官降將來穩定地方的計劃以經失敗。那他又何必要繼續將整個安東地區的各級地方管轄權交給我們呢?”
“可?”孫捷然一時被父親說的啞然,張嘴不知如何反駁。
“哎,捷然看問題不能只看表面。”孫代音笑道:“之前老夫與其他人等一致以為大唐委任一個未經事的少年藩王為安東都護,以藩王之身安撫安東而心生輕視,軍政必然決于都護府其他官屬之手。可今日之事卻讓老夫發現,燕王雖年少,心性卻不可揣度。今日召集議事,所有決策皆出於燕王之口。對高緩的求情毫不理會,說殺就殺,毫不給人餘地。此子可不是年齡上看起來懵懂無知的少年郞!”
“眼下燕王明顯是殺人立威,其意必然是要重整安東地方統治秩序,我們要想保住唐廷原先封賞的高官厚位就不要去牴觸燕王所決之事。按唐國官場上流行的話就叫明哲保身。”
孫代音如老狐狸一般對著兒子高深莫測的笑道,詢詢叮囑教誨為官之道。
“只要你按為父所說去做,巖州世襲刺史怎麼都不會從我們孫家跑掉,而你就是我的繼任者。”孫代音略有深意的拍了拍長子的肩膀,手上拿著一本以前從中原商人那買來的《春秋》看了起來。
對於長子心裡所想,經歷七十年風雨的孫代音如何會不知,一番告誡希望他能按下躁動的心。
以老夫的猜測,眼下燕王巴不得他們這些剩下的高句麗官員有反唐之意,好讓他以此為藉口除掉我們,將各級地方官吏全換成自己的親信,將安東徹底掌據在自己手裡。
至於逼反其他高句麗官員,現在遼東地區所剩的高句麗官員所掌兵馬不會超過兩萬,分佈在近千里數十座城池。叛唐,這會大唐對安東地區的增援大軍離遼東恐怕不遠了。要真叛,要不了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