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皇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章 主政遼東,南北大唐帝國,星辰皇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高句麗滅亡建立安東都護府之後,對高句麗舊地施行的是一種類似於後世的民族區域自治的地方羈縻統治政策。與漢武帝滅衛滿朝鮮後,在當地設立的地方行政機構有著根本的區別。

未被唐軍攻佔而投降的高句麗城池,對其城主大唐仍委以原任,只是換了個大唐的官名。凡是唐軍所攻佔之城池,則以對大唐有功的高句麗權貴擔任一城主政官員。

大唐成立的安東都護府對高句麗的四級行政統治政策:都護府-都督府-州-縣,除了都護府所有官員全部由漢人擔任外,其他三級行政機構的主政官員都是高句麗人,再輔以漢官協助治理地方。

安東都護府大都護擁有對整個安東地區的官員委任權、徵稅權和軍權。現安東各城池的官員大多是第一任都護薛仁貴按照朝廷政策,以才任命有功於大唐的高句麗人擔任,那些投降的城池則不在此列。

初期大唐在安東駐軍兩萬,此兩萬大軍是從內地調來的唐軍,不包括各城池原有守軍。安東城池守軍卻是控制在擔任都督、刺使的高句麗人手裡,都護府則有徵調權。

薛仁貴調往隴右防禦吐蕃時調走了安東大部分駐軍,這才給了新羅與高句麗復辟勢力可乘之機,掀起一波又一波復國浪潮。

原先被任命的那些對大唐有功的高句麗人都督、刺史、縣令,在新羅大將沙湌與高句麗舊將高延武及其他各路反唐高句麗叛軍來攻時大多並不可靠。

新羅高句麗聯軍分兩路向遼東內陸進發,偏師從投新羅反唐的高延武所鎮守的國內城出發,主力則過鴨綠水,輕取泊灼、烏骨、大行城。

在新高聯軍進入遼東後,遼東東部地區十一個州反唐降新羅,七個州的軍政官員面對反唐的高麗句軍來時不戰而逃。

以至新羅軍主力還在烏骨城,遼東地區除了遼西各州、遼北的扶余州都督府和遼南外以全部淪陷。

北路高句麗軍以攻至延津州,南路更是打到遼南石城去了。若非李煜來的太巧,那些被高句麗叛軍攻佔的城池還沒有鞏固,反唐的各城與新羅軍並沒有取得完全信任。相互之間連繫不暢,對唐軍到來時間推算不準確,千算萬算沒算到李煜在他們起事的關鍵三月份到了遼東。

剛到安市就把佔安市不久的高句麗軍打了個全軍覆滅,其他各路向遼西而來的高句麗叛軍聽聞後立馬縮了回去,不少反唐的各城又幹起了坐山觀虎鬥的戲碼。畢竟他們反唐的訊息除了烏骨城中的新羅人與高延武外,還並沒有傳出去。

他們自認為大唐不知其反唐行徑,在李尚旦與薛訥夜晚突襲烏骨城,沙湌狼狽而逃後就從烏骨城的城主府搜出了這些人向新羅投降的降表。

李煜拿到這些降表後就冷笑不已,這些吃裡趴外的東西,還有那些不戰而逃的膽小鬼。

現遼東北部,從夫豐城到國內城這條西北向東南走向的所有城池,不是原都督、刺史叛唐就是被高句麗叛軍所據。

李煜因兵力不足至今沒有向此地派兵征剿,只在烏骨戰役之後休整了一段時間鞏固安市至泊灼城這一線後才派兵南下剿滅了好幾股高句麗叛軍。

重新奪回被叛軍攻佔、原刺史棄守的鈆城、面嶽、牙嶽、後黃、積利州、銀城,打通了向遼南卑沙城、青泥浦的通道。

由於李煜四戰四捷,遼南的石城和遼西北連線新城州都督府與北扶余州都督府的延津州並沒如歷史上被高句麗軍所佔。

透過四次大捷,在遼東立足以不成問題後,現在到了解決遼東亂局的時候了。若不解決遼東隱患,李煜沒法安心調兵南下平定劍牟岑安舜二人,打敗新羅人。

所謂先易後難,現遼南除了卑沙、石城、建安三州外大半城池以掌握在李煜手裡。但麥谷、心嶽這兩個之前秘密向新羅投了降表的州還沒有解決,他們自認為沒有被李煜所發現他們反唐之舉,在李煜取得大安山大捷後如沒事人一樣像其他都督、刺史派使來向李煜慶賀。

待解決遼南這兩個隱患後,在六月發兵北上解決遼北諸州就可南下朝鮮半島。

可惜建安都督府仍掌握在高句麗人手裡,現都督高緩對大唐也算忠心,但李煜心裡仍對其有個梗,畢竟即是高句麗人還不是自己的親信。

連李煜目前戰時的安東治所安市都是建安州都督府管轄下的一個州而以,卑沙和石城等遼南州縣刺史、縣令則是當地土生土長的漢人讓李煜頗有些新近。

李煜平時與諸將商討安東局勢時不止一次對朝廷當初安排地方行政機構任命那些高句麗人擔任一都督府都督、州刺史吐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原神:踏空穿越,開局不死不滅

一隻小小小小書童

陰陽界縱橫系統

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