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皇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章 全軍出擊,南北大唐帝國,星辰皇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地理學指南》雖有很多繆誤,但他的地圓學說與經緯度理論是正確的,正好可以用來啟發大唐的天文地理學家。將其與華夏在天文地理製圖方面的成果有機結合,如此華夏就能在天文地理製圖方面開創一個全新的時代。

透過這幫天文地理學家所掌握的知識,再在李煜的引導下透過測量當地經緯度數值,再結和西晉裴秀提出的計裡畫方和製圖六體原則成功創制出了一種新的地圖繪製方法。

這才有了今天呈現在眾將領面前,許許如生的遼東地形沙盤。

眾將圍到沙盤邊,李煜拿著根教鞭指著烏骨城到安市的一條山路說道:“今早斥候回報,高新聯軍昨日夜晚在鞍山下紮營,距離安市已不足120裡,也就兩天的路程。其軍一路上還有不少高麗遺民起兵前往投奔,現在敵軍兵馬都快逼近三萬。”

“三萬又如何?安市一戰我軍只有三千還打的近三倍的高麗蠻全軍覆滅呢。”王虎見殿下與薛訥等人對從烏骨來的敵軍如此重視,頗為不服氣道。

只是王虎的話沒有得到其他人響應,哪怕平時與他交好脾氣相投的張世都沒搭理他,讓王虎暗生悶氣。

李煜警告性的看了王虎一眼,王虎知趣的閉上了嘴巴站在沙盤旁聽著。

李煜繼續道:“考慮到我軍多為新兵,高新聯軍大多打了多年仗的精兵。若是讓其到安市城下再與之交戰。對我軍來說即使勝,傷亡也會很大。更為穩妥的辦法是,吾想在鞍山到安市的這段山路上設伏。”

高崇德細看了一遍沙盤上鞍山到安市這段山路問道:“不知殿下想在這段山路的哪裡設伏?”

“就在這裡。”李煜教鞭一點,點在了沙盤上一座東西走向的大安山山谷。

這條山谷寬不過90丈,長13裡。北邊為海拔二百一十丈的大安山,西段南面坡面較緩可藏數千兵馬。南邊為一百二十多丈的南黃嶺,南黃嶺分幾座山頭,山頭之間又有小山谷,山坡又較平緩,可藏數萬兵馬。

此時的長白山人煙稀少,大安山和南黃嶺周圍更是因數十年的戰爭早就人煙絕跡,山間林木茂盛,又因山谷狹長極利於埋伏。

李煜對著地圖思考了一晚才選擇這裡打伏擊。

薛訥、高崇德、陳宣、李尚旦等人仔細看過沙盤再將地圖拿出來看後頻頻點頭道:“此地到是個設伏的好地方。”

“按照大軍日行六十里推算,高麗新羅聯軍昨晚在鞍山紮營,那其軍明日就會到大安山谷。”薛訥一算吃驚道:“殿下,我軍當立即出城趕往大安山山谷,不然就來不及了。”

李煜擺擺手道:“薛大郞放心,昨晚吾就派崔玄準備好大軍所需的糧草,今日全軍拔營就行,今晚就可以到達大安山山谷。”

“如此方好。”嚇了薛訥一跳,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要是今日才開始終備出兵的糧草,快也得要半天時間才能準備好,到時哪有足夠的時間趕到大安山,即使趕到也累的夠嗆,哪還有力氣打仗。幸好昨晚就開始準備了,怪不得昨晚城裡吵吵鬧鬧的。

“諸將聽令。”

李煜回到上位,面對廳內數十員將領道:“李尚旦、高崇德、王虎,你三人所領白虎衛、朱雀衛、玄武衛為前軍先行出發,於誠志、李來亨你二人率麒麟衛守安市。其餘諸將所領兵馬隨本王出發,全軍進至大安山山谷設伏。”

“諾。”

清晨天剛亮,整座安市城內都動了起來,數萬大軍整裝待發。

李煜一聲令下,除守安市的麒麟衛二千多兵馬外,全軍一萬八千人浩浩蕩蕩出城向東而去。

大軍綿延數里,旌旗飄揚,一場數萬人的血腥大戰一觸即發。

是兵多將廣的高麗、新羅聯軍勝,還是雄壯威武士氣高昂的唐軍勝,一切都是未知數。

“再翻過三十里的山路就到安市了。”泉水經率領一百多手下快馬加鞭趕來偵查安市唐軍情況。

一名親兵有些擔心的湊上來尋問道:“將軍,十幾日過去了安市萬一有唐軍增援,不再是三千人了怎麼辦?”

“不是三千也得是三千人。”

“這?”親兵有些不解。

泉水經遙望西邊安市所在的方向,略帶嘲諷味說道:“高延武現在不過是一名投靠了新羅的走狗罷了,一心想儲存實力。安市只有三千唐軍,這傢伙自然樂意來撿便宜,諾有唐軍增援後,高延武說不定立馬縮回烏骨了。如此做派,高句麗何時才能光復?所以,為了逼高延武攻取安市,安市唐軍只能是三千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超神大軍閥

暮看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