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皇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2章 為了災民,南北大唐帝國,星辰皇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薛仁貴大非川慘敗,罷安西四鎮,朝廷以姜恪為涼州道行軍大總管,以伐吐蕃。
今歲四十餘州年初鬧霜凍,夏季大旱鬧蝗災,百姓飢乏困頓。朝廷令百姓往諸州逐食。
李煜審視著長安送來的訊息,薛仁貴戰敗早以預料,只是大父在薛仁貴剛戰敗不過一個月就派姜恪再伐吐蕃這倒是令李煜有些意外。
看來前世瞭解的歷史真的不多啊!李煜有些苦笑,歷史上當下不知有多少發生的事在史書上沒記載或記在哪個犄角旮旯裡難以注意。都以經穿越了,想找前世的史書來看也沒辦法了。
今年對大唐來說真是個多事之秋。
大唐東西兩邊兵戈再起,關中、中原地區四十餘州又鬧蝗旱,百姓飢乏困頓,對大唐來說是個壞到不能再壞的訊息了。
去年種下去的冬小麥在初春發芽之際卻遭遇霜凍又遇大旱損失慘重,夏季旱情不減又發蝗,四十餘州百姓用顆粒無收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普通百姓家本就不富,這個年代畝產又只有三百多斤又要交稅,更別提那些佃戶了。
農民家的儲糧也就捱過一個冬春,每年盼星星盼月亮等到夏初收穫糧食。今年被霜凍旱蝗這麼一鬧顆粒無收之下,家中餘糧以盡地裡又沒有糧食可收的農民生活那隻能用一個慘字來形容了。
這要是遇到王朝末期,那景像就更不忍直視。
對大唐來說是壞事,可對李煜來說卻是好的不能再好的好事啊!
若沒有令四十餘州田地糧食絕收,當地百姓譏困快活不下去,逼的朝廷不得不下令受災各州百姓可往諸州逐食,那李煜哪有機會往遼東搬運人口呢?
眼下還是初唐,正值大唐鼎盛時期,也是戶籍管理嚴密時期。若沒有朝廷令受災各州百姓可流往他地,李煜若想大規模的把人口往遼東運,那簡直就不可想像。
隨著朝廷禁令一下,在家快活不下去的農民開始往其他未受災的州縣自由遷徙。
當今天下經歷隋末大亂不過數十年,人口在隋末唐初時期銳減,經歷數十年修養生息,大唐五百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僅生活著三千多萬人口。與後世一比,那簡直地廣人稀的不要不要的,連一個省都比不過。
如此廣大土地上,各地官府對這些自由流動的百姓根本做不到往外流出地監控。
李煜派人拿著糧食把這些譏民往黃河邊上一引,往船上一塞,呼啦啦的船隊順著黃河直衝入渤海再運到遼東,成為李煜治下之民。
李煜往遼東運人口用偷運人口來說一點都沒冤枉他,這要是放在平時,那絕對是重罪。不過現在有朝廷令四十餘州百姓往諸州逐食這條旨意在,李煜也就不再乎了。
被朝廷發現問罪,直接把這條旨意搬出來,大父與朝廷諸公也沒話可說,這可是他們自個親手製定,大父過目後允許的,畢竟李煜這是在給受災百姓找條活路。
如果硬要說李煜有罪,那不就是公然指出遼東不是大唐的領土,那此人必會被天下人噴死不可。
嘿嘿!真是天助我也!
李煜一臉得意之色。
之前安排各商行偷運災區百姓往遼東,現在看來簡直是小打小鬧。
李謹行率軍南征後,李煜專心來處理遼東戰後事務,瞧半年間各商行僅往遼東運了一次災民,男女老幼加起來不過三千,僅夠建一個鎮子的人口。
氣得李煜差點下令把各商行總管從大唐叫到遼東臭罵一頓,幸好馨兒及時勸阻了李煜,道明瞭其中的內情,李煜才消散了怒火。
這半年多時間裡,各大商行都在按李煜的命令往遼東運輸兵員、糧響、軍械。導致各大商行原本護衛人數嚴重過多到現在連各地的分號、押送貨物的護衛都湊不齊了。
結束兵員輸送後又急著招募新的護衛,根本分不出多少人力物力來運送人口。
現在各大商行的主要任務就是為李煜的遼東駐軍湊集輸送糧草。
待會修改:
大阿餐曉川、沙餐義文、山世、阿餐能申、都善、一吉餐安那含、良臣
李謹行高侃馬槊瓠瀘河
褥薩,高延武泉水經沙湌高延武手下大將上室謀定上室成定孫在行東門守將孫成禮浿水
劍牟岑安舜載寧郡重盤城靺鞨
紇升骨道使禮進,卒本道使大室成,
本王則率燕雲鐵騎、北海鐵騎左衛軍、青龍、朱雀衛、混沌三衛,平夷、蛟龍四軍屯於泊灼城
留梁成業所率定蠻軍鎮守,王虎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