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皇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7章 倭國貴金屬大開發,南北大唐帝國,星辰皇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尋金右衛多年的老採礦匠人高興的手舞足蹈跑來稟告一直在礦場上的謝遷。
聽到訊息,謝遷丟下手頭上的工作跑到冶煉場,冶煉銀的爐子爐口銀白的銀溶液緩緩流入三寸長兩寸寬的模具,一枚枚銀澱逐漸成型。
初步估計第一次出銀就能得一百枚銀澱,每枚是十兩,那就是一千兩白銀,這還僅僅是試煉。
成果斐然,謝遷止不住心頭的興奮,下令所有勞役全部投入到採挖礦石中去,建造更多用吹灰法煉銀的高爐。
久經時日,石見銀山所處的大森山下煉銀的爐火日夜不熄,礦洞裡,挖礦的勞役如同機器一般麻木而有序、滿身泥土,將一簍簍礦石背出礦洞,在水力碎石錘下錘成碎石塊再投入到高爐內冶煉。
一塊塊冶煉好的銀澱打包裝箱,由尋金右衛派專人押送回平壤驗明無誤後再入龍吟錢莊鑄成千萬枚銀錢投入市場。
隨著石見、因幡和但馬國境內琵琶湖邊上的生野銀山相繼開採投產,加上佐渡的金銀山,每月為李煜帶來白銀四萬兩,黃金三千餘兩,付徵倭軍費綽綽有餘。
李煜實現了他向安東文武所聲稱的那樣,戰爭也是能發財的,而不僅僅只是徒耗糧響、消耗國力。
忘戰必亡,好戰不一定會亡。
這得看發動戰爭的主帥,如何將一場戰爭變成於國於民有利可圖,不但不消耗國力,反而隨著戰爭的推進使國力愈加雄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