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皇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3章 朝堂爭論,南北大唐帝國,星辰皇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后失望的離開李治休息的寢宮,回望著宮殿的大門喃喃自語:“放任四郞在安東發展勢力,以成雄據遼東西俯中原之勢,其中的危險訊號你不是看不到。為何,到了現在你都沒有要遏制四郞的意願?你心裡究竟是做何想的?”
朝堂之中,武承嗣和武三思為首的支援立雍王為太子的大臣不斷上書李治請早立雍王為太子以安天下民心,並與擁立燕王的朝臣當廷爭辯。
“燕王素來貪財好利,不惜與民爭利每年從全國攬取鉅額民脂民膏,擁有的財富富可敵國。這幾年燕王主政安東,殘暴嗜殺之名遠揚,荼毒安東都護府管轄下的百姓,使百姓棄我大唐而奔夷狄。在邊疆憑繁尋釁滋事,捏造罪名興兵討伐本對大唐忠心耿耿的各藩屬國,舉兵入各藩屬國境內,縱容士卒肆意燒殺搶掠汙我大唐仁義之名,致使四方胡夷日漸離心。從燕王種種所為來看,非仁君之相。立其為太子,將來必是又一個隋煬帝。”
武承嗣言真意切的向李治稟明,武三思等人立馬站出來進行聲援。
“燕王近年來重用西來的大秦商人提比利烏斯主掌經營西域商貿的萬泉商行。每年從西域諸國購入數千匹優於大唐的良馬運往安東私建的牧馬監繁育,得以組建起燕雲鐵騎、北海鐵騎、兩儀二聖軍,共計六支一萬八千人的精銳騎兵。加上燕王組建的其他三十四支衛、軍所擁有的騎兵,其手上可出動三萬精騎。儼然雄踞遼東,俯視中原啊陛下。”
“燕王手握重兵,其心難測,陛下萬不可立其為太子,否則南朝劉宋文帝被弒一事恐將上演啊。”
這話就說的很誅心了,滿朝皆驚,全都愕然的看著稟奏的御史,也不知道這個御史是不是腦子發抽了,這種話也敢說。沒見身為天后侄子的二武都只敢提燕王所擁有實力,抨擊他的品性嗎?以此來否決立燕王為太子的合理性,同時提醒天皇,燕王以成尾大不掉之勢,為國之安穩,需削其職權。
御史卻突然拿劉宋文帝被其太子帶著其東宮兵馬弒殺一事來進諫李治,這不明罷著來挑撥當今陛下的父子關係嗎?
一向不溫不火的李治當廷暴怒,對著殿外金甲將士大喝:“來人,給吾將這滿嘴胡言亂語,蓄意挑撥汙衊的惡賊拖出去斬了。”
“喏……”
御史當即嚇軟了雙腿,渴求道:“陛下饒命……”
侍衛將御史拖出去後,原本兩派爭立誰為太子而有些吵鬧的朝堂安靜了下來,此刻沒哪具大臣想撞上李治的怒火。
垂簾後的天后咬著銀牙,“也不知是誰找來這個沒腦子的御史,原本朝堂中氣勢如宏的抨擊四郞不可為儲君的諸多缺陷,卻被他一句話給破壞了。”
武承嗣和武三思此刻心裡是一萬頭草泥馬跑過,這個蠢材之前怎麼沒看出來?諾破壞了姑母的大事,二人難辭其咎。
李治臉上的怒意未消,掃視一遍滿朝文武,說道:“散朝。”
憤然回寢宮路上的李治將張朝叫身前,囑咐其去召政事堂的幾位相公前來。
散朝後,大臣們三五成群就著今日朝堂上是立年長的雍王還是手握重兵的燕王為太子之爭而議論紛紛。
做為此次太子議立之爭的主人公,雍王李賢愁著一張臉漠然的走在回去的路上。
李賢沒有想到,因為大哥的突然去逝,空出的太子之位竟讓他與四弟處在了對立面。他從沒有想過要去爭這太子,大哥去逝後甚至主動閉門謝客,不結交朝臣。至於在兄弟四人之中,立誰為儲君全憑父皇母后的決斷。可他的低調卻沒有換來在立儲之爭中超脫出去,反而被動的捲進這個漩渦。
想起剛才武承嗣、武三思為首的一班朝臣為了幫他爭太子之位,蓄意攻殲四弟,李賢心裡很是難受。
至於武承嗣和武三思為什麼要幫他爭太子之位,李賢心裡很清楚,這是母后的意思,是害怕擁有兵權的四弟成為太子後,挑戰母后的權威。
歷朝歷代權利慾極強的皇后\太后,怎會希望能力出眾,具備與之對抗的兒子繼承帝位呢?
“朝中近三分之一的大臣擁立四弟為太子,也不知是四弟的意思還是反對母后干政的朝臣想拉一個強援入朝對抗母后的私自行為。雖說,吾心中對太子之位也有念想,可眼前朝中局勢,自己何必淪為他人為謀他之私利的工具呢?諾是四弟想要太子之位,吾讓他又如何?難道要如前朝一樣弄得兄弟反目?”
李賢慘然一笑,堂堂的雍王也躲不過淪為他人手中的棋子,成為他人謀利的工具。
是要兄弟情,還是為了將來的皇位兄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