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皇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1章 唐新戰爭一,南北大唐帝國,星辰皇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考慮到通往漢城僅有兩條道,沒海岸西進的南道雖平旦開闊,易於大軍通行,但進入載寧平原處卻被一道山脈所阻,可通行的幾個山口易常險要,極易被唐軍憑險扼守。北道雖然一路都是丘陵地帶,但只要翻越多谷城西十多里外的險峻山樑,再往西的丘陵地帶地形趨於平緩,並無可扼阻新羅軍西進的險要地形,反而成了金元述最佳的進軍路線。
金元述能對通往漢城的沿途地形如此瞭解,這還多虧了他在出徵前就從新羅王扶持的報德國安舜那徵調的三千兵馬,其中過半人是漢城一帶居民,對沿途地形瞭如指掌。
為了攻取漢城,更為了迷惑駐守漢城的唐軍,金元述決定兵分兩路進軍。以現駐守海谷城中的兩萬大軍為偏師,從南路進攻漢城,吸引漢城守軍,自己則親率餘下六萬大軍從北路直逼漢城。
無論漢城的唐軍會不會分兵御守,金元述手中的兵力都處於優勢地位,在唐軍增援前拿下漢城並不是太困難。
南路雖是偏師,但金元述特從軍中挑選兩年前在進攻百濟中立下大功的品日、文忠二將為正副,統軍前行。北路方面則以驍將眾臣、義官為先鋒,統兵一萬開道。
從多谷至漢城,北路大概一百四十里,新羅軍急行軍下要三日可達漢城,慢一點則四日可達。南路海谷城兩日路程就可達載寧平原南部的山口,諾唐軍未在此駐守兵力,新羅軍穿過山口就可進入一馬平川的載寧平原。
屆時,兩路軍會和於漢城下,在平原地帶展開激戰,正好發揮新羅軍人多勢眾的優勢。
綿延十里的新羅軍大隊人馬透過多谷城西十數里外的險峻山谷,金元述笑指山谷兩側的茫茫群山,戲稱:“唐軍諾是在此築一道關卡,駐守三四千人馬,我軍要想安然透過,竟將付出慘重代價。現在看來,安東唐軍無將啊,如此險要之地竟不懂遣兵築關扼守,實乃我新羅之大喜。”
“諾非金將軍在朝中向大王諫言主戰,我等今日哪有機會看清唐軍虛實?”善於逢迎拍馬的將領不忘藉此好機拍下金元述的馬屁。
其他新羅諸將聞金元述所言,各個喜形於色,對安東唐軍情況頗有興致的議論起來。
“據我所知,唐軍中名將大多老故,名將漸缺,就連滅高句麗的薛仁貴兩年前徵吐蕃戰敗被貶,至於李謹行、高侃之流,早被唐國皇帝調去西北防備吐蕃了。這安東的唐軍啊,都是些無甚名氣的將領鎮守,可謂一年不如一年。”
“聽說,守安東的唐軍諸將都是唐燕王這幾年提拔的一些權貴子弟和他府中侍衛親信,看來這些人也就打打高句麗那些烏合之眾有點能耐。”
……
高崇德率領朱雀衛離開漢城朝東,準備在通往漢城的東路尋有利地形紮營駐守。可沿路來發現大道兩旁雖是起伏的丘陵,但起伏的坡度不大,構不成險要地帶,高崇德決定繼續前進尋找地形險要的位置築起營壘。
“報,將軍。”派出去的哨騎縱馬奔來,神色慌張的稟道:“二十里外發現上萬的新羅軍正朝我方而來,預計騎兵有三千之眾。”
朱雀衛諸將校一聽慌了神,他們僅有三千兵馬,又不佔地利,何以抵禦新羅軍等待漢城駐軍來援。
“將軍,周圍數里都是低矮的丘陵,不利於我軍立下營壘阻擊新羅軍,還請將軍速做明斷。”
“新羅軍萬人,騎兵都有三千,眼前的丘陵跟平原沒太大區別,諾是與新羅軍擊戰,我軍勝算不大,建議將軍在我軍與新羅軍還相隔二十里,趕緊撤退。”
諸將校個個一臉憂色,高崇德一時舉旗不定,本意是來尋有利地形阻擊可能到來的新羅軍,待黑齒將軍率北海鐵騎前來截擊。可險峻地形沒找到,新羅軍卻快到眼前了。
“快看,是新羅哨騎。”
諸將校聞聲朝東邊的小山丘望去,八名新羅哨騎出現在山丘上觀望朱雀衛。
“高湛,你去把這夥新羅哨騎留下。”
“喏。”
高崇德的親衛高湛領命後,帶著十五名騎兵縱馬朝新羅哨騎奔去,新羅哨騎一瞧不好,調轉馬頭就朝來路逃去。
高湛追了五里路也沒能追上,靠一手精湛的箭術射死了六名新羅哨騎,另兩人還是讓他們給跑了。
無有利地形下,新羅軍又人多勢眾,迎戰必對幾不利,高崇德最終決定先行撤回漢城。
與此同時,載寧平原南部最利於數萬大軍通行的山谷卻喊殺鎮天,數之不盡的新羅軍冒著如飛蝗的箭矢前仆後繼猛攻立營壘於卡在山谷左側的半山腰處的唐軍。不斷的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