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皇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3章 各道招得移民,南北大唐帝國,星辰皇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依據張欽提交的南洋探險報告和王海崇所繪的沿途所經各島的地形圖、經緯度,經過測繪司的人整理,將南洋地貌大致呈現在王府中的天下輿圖沙盤中。

天下輿圖沙盤是一個佔地超過六百平方米的大殿之中,將大唐疆域和周圍臨國的山川地貌城池皆繪於沙盤之中。只不過這個沙盤大部分割槽域都還是空白的,李煜期待有一天能將這座天下輿圖沙盤空白處填滿。

不過很明顯,這是一條任重而道遠的路途。

瞧測繪司的人在天下輿圖沙盤的南部空白處新添上的南洋海陸地形,李煜露出了一臉貪婪的目光。

南洋雖處熱帶,除了爪窪島依靠眾多的火山噴發帶來肥沃的火山灰而形成一座富饒的島嶼外,其它各島環境都相對惡劣,熱帶疾病盛行。但不可否認的是,南洋在全球的戰略位置;地下、海底蘊藏的礦藏;適宜種植的經濟作物是足以支撐起一個民族建立起全球霸權、扼斷東西方交通要道的海上明珠。

後世南洋之所以未誕生強大的政權,與佔據它的民族和未統一的政體有直接關係。

話說就南洋那些土著的本性,就是把Z國和北美大陸送給他們也不會建立起強大的國家,白白浪費了南洋這塊寶地。

當然,單單據有南洋這一片熱帶島嶼,在李煜看來還有些不足,需要一塊麵積不小的其他氣候環境下的陸地作為補充,做到萬無一失。

李煜的目光從沙盤上的南洋往南移,那裡留下了一大片空白,理想中的立基之地。

……

“南洋啊、南洋……”

李煜唸叨著,琢磨著在南洋以經建立三個都督府,該著手安排移民去開墾土地。南洋探險隊又從羅越國那忽悠來蒲羅中(即新加坡島),又得遣一支軍隊前去駐紮。

為此李煜找來負責移民事務的安東開拓團總管崔餘慶及分負各地移民招募的總理前來尋問今年末、明年初可移往海外的移民數。

“殿下,依臣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我們在關中、河南一帶收納的災民和一些自費購買船票前往海外謀生的移民數在兩支前往臺灣路上的移民船隊運走五萬一千餘人後還剩六萬七千餘人。”

崔餘慶翻出賬冊詳實的稟道。

“河東至今年末招募到兩萬兩千人願前往海外。”

“河北招募有三萬七千人。”

“淮南招募到移民兩萬九千餘人。”

“劍南願移民海外的有一萬五千餘。”

“山南道有移民四萬三千人。”

“江南道招募到移民六萬八千餘人,俱悉有更多的貧民正在前往我們的招募點。”

“隴右願移民的只有不到七千人。”

“河西有萬人願前往海外屯墾。”

“嶺南有一萬一千移民。”

其餘八道加河西一地各負責招募移民的安東開拓團總理相繼報出自己今年所招募到的移民數量。

除了隴右、河西人口不多,招到的移民很少在情理之中,但其餘七道單論一地來說招到的移民和當地人口總數比就很少了。

不過好在大唐夠大,官方人口數雖只有三千萬出頭,但加上各地的隱戶、逃戶、奴婢、災民、流民等未統計到的人口也有四千多萬。(太多的人認為唐朝幾百年人口峰值不如三十來年的隋朝人口總數,殊不知,隋朝人多是因為大索貌閱和輸籍法大抓黑戶,而唐朝是按戶納稅,地方官府、豪強、民戶大肆隱瞞戶數,故官方統計到的人口總數是低於實際人口。)

各道一年招募到的人口雖少,但加起來也有三十萬餘了。

如果每年都能弄到三十來萬移民,到弘道元年(683年)也能移個幾百萬人口到海外去了,足夠支撐起一國。

安東開拓團的總管和各總理報的數字還是令李煜感到滿意。

唯一讓李煜感到意外的是,人口不是最多的江南道,反而願移往海外的人卻是最多的。

李煜不解的尋問:“江南道怎會有如此眾多的百姓願移往海外?”

負責江南道移民招募的總理臉色有些尷尬的回道:“殿下,這是因為江南道人口眾多又歷來富庶,承擔的朝廷賦稅歷來遠高於其它九道。甚至在永徽四年,浙東睦州還發生了一介女流陳碩真發動起義,從者數萬,攻陷數縣的事。因此當地百姓不堪忍受沉重的賦稅多有逃亡之意,見殿下給出幾百畝土地又是兩三年免稅的優惠條件,願意移民海外的非常多。諾非有當地官府、豪強阻止,我們招募到的移民數恐怕還要翻一倍。離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原神:踏空穿越,開局不死不滅

一隻小小小小書童

陰陽界縱橫系統

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