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皇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9章 朝中態度,南北大唐帝國,星辰皇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新羅與安東都護府開戰以經四個月了,雙方所遣使入洛陽向朝廷稟明各自開戰原由的使臣也相繼入朝上奏。
仗著便利,李煜派遣入朝的使臣郝南容先於新羅使臣入京,將自己為何與新羅再起戰火的起因詳細稟明。
至於派海軍假辦海盜寇掠新羅東南沿海,這肯定是不會說出真相的。自然要歪曲成新羅早有不臣之心(事實是新羅確實不臣之心久矣),將常年活動於其海岸劫掠的靺鞨海寇汙為安東都護府軍兵所為,挑起事端,藉此站在道義制高點上對大唐開戰,為其謀奪宗主國領土尋找有利藉口。
反正每年都會有靺鞨人乘小船南下寇掠新羅、倭國沿海,李煜藉此掩蓋派王傲珂率黃海艦隊假扮海盜並無不妥。
身為李煜派遣入京稟明原由的郝南容,在朝堂上自是免不了從中添油加醋的抨擊了新羅一遍。
引得不少朝中大臣怒斥新羅小賊死性不改,竟明面上對大唐恭敬有加,背地裡卻想方設法的算計大唐,謀奪大唐國土。紛紛上奏陛下,應遣軍、提供糧響支援燕王,滅此東夷,保安東都護府地域安寧。
李治沉思了一番尋問諸相的看法,張文灌雖心中不喜燕王千方百計的哄騙無知百姓移往海外,在安東憑憑對外征戰。但此事是新羅挑起,盡起十萬大軍北上攻擊安東都護府,逼得鎮守百濟的熊津都督府都督劉仁願要下海。新羅身為屬國,此舉對大唐的冒犯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寬恕,必須嚴厲懲戒,如有必要當以滅國警示四夷。
自大唐立國以來,但凡發兵冒犯的胡夷諸國,除了一個因地形原因無法攻滅的吐蕃外,皆被大唐發兵攻滅,再增加一個新羅也不無不可。
不過,大唐正困於西南吐蕃的崛起,精兵強將集於河西、隴右,關中又連年遭災。
因此,張文灌站出來奏道:“陛下應下旨嘉獎燕王及安東將士守衛疆土、抵禦外辱的功績,立功將士予以封賞。但朝廷此時正應對吐蕃攻陷安西,憑憑寇掠河西、隴右諸邊事,關中連連大災,人相飢。朝中糧響也十分困難,此時不誼發兵遠征。燕王治理安東兩年頗有成效,麾下諸軍也算強軍,想必以安東之力足以應對新羅小國。況且燕王領軍與新羅交戰以達數月,並無傳來不利訊息。想必燕王足以應對,朝廷暫時只需下旨勉勵安東諸軍奮勇作戰即可。”
諾燕王不需要朝廷兵員、糧響支援把新羅滅了也是揚大唐國威於四夷的一件大好事。薛仁貴在大非川慘敗,四夷有蠢蠢欲動的跡象,西南的永昌蠻不就在年初率先發動叛亂,領兵征討的梁積壽雖一至永昌就擊敗蠻民二十萬步騎,殺“蠻”民七千餘人,獲馬五千餘匹,生俘和舍等人,唯其首領蒙儉脫身得逃,但尚未徹底平定當地蠻民的叛亂。
至於攻滅了新羅會不會導致燕王統領下的安東都護府勢力大增(名義上,大唐在百濟設立的熊津都督府和在新羅設立的雞林州都督府也是隸屬於安東都護府),權威日盛威脅中央,張文瓘心中早有定計。
新羅王金法敏的弟弟金仁問正在洛陽任職,燕王諾攻滅了新羅,不需施行對百濟、高句麗一樣的處治,上奏陛下冊封金仁問為新的新羅王,遣歸赴任,再從朝中擇能吏為雞林州檢校長史予以監視控制。
如此一來,燕王以一己之力滅掉新羅,損兵折將,耗費錢糧卻不能以安東都護府之名掌控,反倒是即滅新羅以震大唐國威,又能消弱燕王的實力,一舉兩得。
畢竟燕王以成了先皇繼位後唯一一個手掌兵馬實權的親王,為天下蒼生著想,西漢、西晉的歷史教訓,張文瓘都得著手向陛下諫言,逐漸消弱燕王權柄。
令張文瓘惱火的是,諸相中,右相閻立本是燕王的老師;二月去逝的左相姜恪與燕王雖無師徒之名卻有師徒之實;吏部侍郞李敬玄的弟弟李元素是燕王府長史,燕王與其私下關係不錯;戴至德又是一個老好人,與燕王的私交甚好;至於郝處俊,此次燕王派入京稟奏的郝南容就是他兒子,今年復任太子左庶子的劉仁軌的長子還在燕王軍中任郞將。
遍觀朝中諸相,除了八月剛死的許敬宗外,都與燕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哪怕張文瓘自己都不能避免,次子張潛與燕王的私交,朝中皆知。
為國百年大計著想,張文瓘不惜得罪燕王才站出來,對其種種有加強自身實力的舉措予以反對、遏制。只是朝中諸相見陛下有意縱容燕王的種種行為,加上各自與燕王的私下關係,在其未有不忠於朝廷舉措前,往往睜隻眼閉隻眼,張文瓘真是心憂不己。
右相閻立本善畫,對軍政一事並無太出眾的見解,附合張文灌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