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皇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7章 長蘆曬鹽坊,南北大唐帝國,星辰皇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咚咚……”

一支由數十輛馬車和數百騎馬隊組成的隊伍沿著滄州與幽州交界的漳水向東行駛。

正月,正值河北百姓播種時節。

河岸邊的田野裡農夫們在田野裡趕著耕牛犁著一塊塊平整的方形田地,年長的小孩和家中婦女也在田地裡幫工。

當這支衣著不凡的隊伍經過時,著實吸引了田野裡沒怎麼見過世面的平民百姓,一個個撐起勞累的腰身注視從眼前經過的車馬,對著那一輛輛裝飾不凡的大馬車滋滋稱奇。

“娘,那些馬車怎麼四個輪子啊?”從未見過四輪馬車的孩童尋問著自家孃親。

可他們的孃親活了幾十年也同樣沒見過,也沒從長輩或遠方的相鄰那聽說過,只得含笑對著自家孩子糊弄道:“可能是那些貴人們嫌兩輪馬車不好看,就裝了四個輪的。”

鄉人們好奇的打量這隻穿著不凡的車馬隊伍,心想著這是城裡哪家的豪門家眷到鄉下來遊玩了。

李煜也甚為好奇的打量著田野裡忙作的鄉民們,觀他們的衣著,不論男女老幼都打著補丁,小孩的臉也是蠟黃色,能一眼找到瘦高個卻找不到一個微胖的漢子。

無奈中一聲嘆息,這裡畢竟不是一千三百多年後的環渤海經濟圈,又不像東南沿海物產豐富擁有大量優質海港可以發展海外貿易。

北方的沿海就代表著窮鄉僻壤,此地方圓上百里無一縣治只有鄉村就可見一般。

要知道,這裡可是後世的天津啊!

後世的京津門戶天津市現在只能找到一片沿河而居的鄉村,流經天津的海河現在叫漳水。

沒有繁華的天津港口,只在入海口處矗立著一座近三年新建的燕王府幽州造船坊。

楊詩雁坐在馬車上呼呼大睡,自從四輪馬車造出來後她就喜歡上了這種馬車。跑起來一點都不像那些兩輪馬車那麼顛簸,簡直就是出門在外安享路途的必備神器。

為了自個往後在路上能有個安穩的日子,楊詩雁找上李煜死纏爛打硬生生不花一文錢定做了一輛做為自己的車駕。這大冬天的,坐在舒適的馬車裡,舒舒服服的睡一覺醒來說不定就到目的地了。再也沒有了以前路途上那種讓人慾罷不能的煎熬。

“詩雁姐醒醒啦!”

李採靈晃著楊詩雁的胳膊道。

出於對遙遠的安東好奇之心,不想在家中受到太多拘束的李採靈說服閨蜜楊詩雁,在離開長安時俏俏的將她帶上了馬車混在了李煜返回安東的車隊裡。直到登上渭河船隻入黃河了李煜才發現隊伍裡多出了這麼一號小娘。

最終在李採靈楚楚可憐的眼神攻勢下,楊詩雁一旁說好話,李煜只得答應帶上她。

“何事?”楊詩雁揉著睡眼鬆鬆的媚眼道。

“四郞不是先返回幽州中待數日再經遼西去安東嗎?怎麼沿著漳水向東行駛了啊?這向東可是去大海了啊!”李採靈疑惑的問道。

楊詩雁拉開窗簾看下,窗外還真是一條大河,頗為慵懶的倒頭蒙上貂皮披風就睡,貂皮衣裡傳來嗡嗡聲道:“四郞應該是去看他在漳河入海口處的幽州造船坊,這條河的盡頭也就那夠他掛戀了。”

“哦!”李採靈堵氣的撅著小嘴望著窗外,心裡埋怨著詩雁姐就知道睡,一個人坐在馬車裡多無聊啊,也不陪陪我。

李煜本可以按去年回長安的路線返回安東,但考慮到幽州可還是歸自己這個幽州大都督管,不回去看下可說不通。便決定饒道幽州,視察下幽州情況再返回平壤。

只是進入滄州地界後李煜突然想到一個前世中學地理上介紹的名字-長蘆鹽場。

長蘆鹽場那可是後世Z國產量最大的鹽場,其產量約**國海鹽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可了不得。

李煜突然發現自己這幾年忙碌的竟把海鹽這種大殺器給忘了,在後世長蘆鹽場邊上只造了座不大不小的造船場,真是暴殄天物!

懊惱不已的李煜調轉方向直奔幽州造船坊,一紙書信將趕回幽州主持商務的崔玄召來。

當隊伍到達幽州造船坊,坊主安排歇息場所時,崔玄也到了。

李煜急衝衝的召他來就是商議在幽州造船坊邊上的海邊搞一個曬海鹽的曬鹽坊出來。

唐朝的鹽來源分三種,井鹽、池鹽、海鹽。除了池鹽可直接從鹽池取用不必煎煮外,如河東解鹽,井鹽、海鹽都需要鐵鍋煎煮得來。

池鹽遍數大唐也沒幾座鹽池,產量也不可能供應得了數千萬人口之需。

應此,大唐食鹽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寸玉難斷

女武神安娜

狙擊天才

野兵